2008/05/04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手机 Blog
Google
◎新兴的名词:Widget
Widget,这个继博客(Blog)与社交网络(SNS
)之后开始广受注意的新兴名词,目前似乎没有甚么适当中文翻译方法。如果要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翻译成「小工具」或者「小玩意」,总觉得有那么点奇怪,也似乎无法说明这个东西的实际功用与影响层面。
在许多博客上,特别是独立架站的博客,在左边或右边的边拦(
Sidebar
)很容易看到一些花花绿绿的小玩意。有的是漂亮的时钟,有的是精美的小游戏,有的是天气预报,有些是实时新闻。这些占用版面不大但功能众多的小玩意,就是Widget的一种。
当然,还有下载到电脑桌面或手机上的Widget,或是从微软,Google
,雅虎等网站上选择后安装到个人首页或个人空间上的Widget,不过这些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本文想探讨的是独立架设Widget网站提供别人使用的。读者可参考这个网站:http://Widgetbox.com
何以这些Widget比较多的出现在自行架设的博客网站上,而不是使用大型博客服务供应商的博客上(例如无名小站,或者网易博客)?因为许多博客服务供应商不开放使用Javascript,而Widget大半都是需要嵌入Javascript到博客上才能运作的。
此外,设置Widget需要一些技术知识,普通网民要搞懂如何在自己个人博客上安置Widget需要不少学习。而自行架设个人博客网站者大半对技术较不陌生。此种困难度虽然形成障碍,但并不妨碍Widget
在国外互联网的普及,提供Widget服务的网站依然大量出现。
Widget在国内没那么热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国内互联网环境并不容易让一般网民独立架设博客网站。在美国,从申请网址到租用主机到启用系统与付款,全部能在线完成。第二,国外很多博客服务供应商也开放内嵌Javascript,更加大Widget被应用的可能性。
◎Widget服务的运作方式
Widget网站经营者提供各种功能的Widget,网民如果想将这些小玩意放置到自己博客上,就把相对应的Javascript复制拷贝到自己部落格上。当博客页面被浏览,程式会被执行,到原先提供Widget的网站上去截取相对应的Widget之后,传送到这个页面上显示出来。
这就是Widget的执行原理。经营Widget服务的网站就好像大型的仓库一样,有人来电话叫货就把货发送去,最终货品陈列在街头巷尾的商店货物架上。问题是,仓库本身并不会有甚么人去逛。于是这形成了一个经营上的吊诡:Widget服务供应商的网站本身没甚么流量。
流量都到成千上万的博客网站上去了。Widget服务供应商的带宽成本全部用在输送Widget到大小博客上。根据笔者自行经营Widget服务的经验,「叫货」量排名前30%
的博客,其「叫货」次数占全部「叫货」次数的90%
,与传统的80-20 法则相接近。
笔者尝试经营的Widget网站网址如下:http://www.rankwidget.com
这个小玩意功的能是,显示他被摆放的博客网页上其Alexa
排名或者是Google的Pagerank数字是多少。经营半年,全盛时期一共有大约五万个网站在使用,每日Widget输送量达到20万。(之后因为开始导入广告模式,流量大减剩下三分之一,输送量约每天
6万)
这种偏向小众的Widget可预期不会太多网民使用,有20万日输送量还可以。关键是这网站(rankwidget.com)本身访问量极低,每天PV点击量不到一千。原本「仓库」就没法期待有太多人来逛。问题是经营这样一种新兴应用要靠甚么赚钱?带宽成本可是很扎实的每月开销。
◎经营Widget要靠甚么赚钱
这里可看到Widget实际运作情况:http://english.digitalwall.com
,进入后在画面的左下角。您会发现您的浏览器试图弹窗带广告出来,而当您把鼠标移到这个Widget上面的时候,会有浮出来的对话泡泡广告,这些都是笔者尝试的Widget营利模式。(泡泡广告目前停止了)
在Widget每日显示
6万次情况下,弹窗广告被显示2500次(大部分浏览器默认阻挡弹窗广告,使显示次数大幅下降);鼠标移过Widget时显示对话泡泡广告约2500次,广告点击率仅0.2%。以目前美国
CPM或
CPC广告价格计算收入,笔者身为widget网站经营者真的要饿死。
思维的方式很简单,每一次有人向这个Widget网站「叫货」的时候,就应该产生一定的收益,因为每次「叫货」都会发生带宽成本。于是广告模式就成为可行的尝试方向。然而,对于博客的主人来说,用了这个Widget就会带来扰人的广告,很多人宁可不用。
这真是个有理说不清的互联网商业环境,用户根本不管你有甚么经营成本。笔者在导入弹窗广告模式的时候,英文博客世界掀起一阵叫骂声。后来改用比较温和的泡泡对话广告模式,这虽然是个大创新(似乎没发现有人这么试过),但是收入实在太少了。
笔者对于Widget的营利模式仍在探索当中,算是走在世界比较前头的。随著社交网络服务蓬勃发展,由Facebook带头都在朝向Open
API的路子前进,未来Widget的发展也会从博客上继续扩张到社交网络服务上。怎么帮这个新兴服务找营利模式,也就变成很有趣的课题了。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416(文:数位之墙)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微软强娶Yahoo!,过门后能否善待?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下一篇:社交网络服务的广告营利模式初探
■
Widget营利模式初体验 -
2008/05/04
■
车用电脑(Car PC)的省思 -
2005/05/08
■
第三代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下)
- 2005/05/01
■
以ARPU衡量网站经营绩效 -
2004/05/09
■
Google让网络回归本质面 -
2004/05/02
■
网络社区与电话社区 -
2002/05/05
■
内容收费的另一种可能-智能型代理人
- 2001/05/06
■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赛跑 -
2000/05/07
■
网络媒体的迷思 -
1998/05/05
■
谁需要网络广告? -
1997/05/05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台湾大哥大营销副理,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业馀从事谘询工作,目前担任上海51.com董事长助理及新闻发言人,兼管营销及数据分析。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