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港实习,机构为我们安排了两个小组,并为我们招募了组员,教他们国语。今天就是第一次开展小组的日子,从昨天起就开始紧张了,虽然以前也做过小朋友的小组,但这次不太一样,就要开小组了,还没见过这些孩子呢,不知道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怎么样,不知道我们设计的内容适不适合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来参加小组,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很调皮,能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忐忑不安中来到了新田围,随着时间的临近,心中越发紧张了。三点了,还是没有人来,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相隔的时间太久了,很多小朋友都忘了,中心的工作人员又帮我们打电话问,真的很辛苦也很麻烦他们,先行谢过了。后来还好,凯旋那组来了两个小朋友,我那个组来了三个。
三个男生中有一个很活跃,看起来好像很调皮的样子,不过看到他们反倒不紧张了,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我觉得我可以搞定他们的。小组开始几分钟后,心中不禁暗叫不好,因为他们的普通话程度比我预期的好很多,我第一节设计的活动根本就不适合他们,内容过于简单,他们明显兴趣不大,于是就随机应变,把一些活动难度加大,如原本只是让他们用来找朋友的图案,现在让他们给图画取一个名字,并描述该图画的内容,这样就既可以让他们锻炼用普通话表达,而且也可以促进他们进行少许的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另外,把后面一节的内容绕口令提前,中间引进声调的讲解,不断运用鼓励的技巧,引导他们勇于表达,并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整个过程我的情绪都很高昂,凯旋说我比他们还活跃,我是觉得做小组尤其是小朋友的小组是需要这种激情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他们,并调动他们的情绪。
总体觉得这次效果还不错,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结束的时候问他们的感觉,他们都说很快乐,很开心。不过,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准备的不是很充足,低估了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之前没有准备备选方案,结果造成了小组过程中的短暂的慌乱,不过幸好急中生智,不然如果第一次很失败的话,可能他们下次就不想再来了。另外,对组员的普遍关注性还不够,有的组员比较活跃,有的相对沉默一点,有时候只关注那些活跃的组员,相对冷落了沉默的组员,以后要注意一点。
第一节下来,信心增强了很多,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是可以带好这个小组的。现在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普通话程度、他们对小组的期望,原本的小组计划书还需要大规模修改,目标还有具体的活动设计都要修改。下面还有三节活动,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