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机构香港圣公会沙田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大型活动模拟放榜的日子。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并承担“国内升学”这个摊位,很期待也很紧张。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很有收获,也有很多反思。
坐在督导CY的车上七拐八绕终于到达了石篱天主教中学,一进礼堂,就看到围成一圈圈的椅子,典型的小组架构,各个摊位已经摆放好,很快工作人员就各就各位地忙开了,一切都井然有序。之后学生进入礼堂、活动整体介绍、小组讨论、发成绩单、模拟放榜、小组讨论、总结分享。程序很多、参与人员也很多,但一切都有条有理,活动进行得很顺利。想起了CY之前给我们的那叠厚厚的活动设计书,整个活动各方面设计的都很到位,时间、物资、分工都安排得很细,这样整个活动就在心中,只需按计划进行,也就无怪乎井然有序了。我想这点是需要我认真去反思和学习的,在做小组计划的时候,我总是留下很多变动的空间,总是说到时看情况再说,到时再改动,由于计划安排得不够周全,真正去开展活动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手忙脚乱。因此,以后做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详细的计划,并多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应对措施。
这次是为石篱天主教中学中四、中五的学生进行模拟放榜,让他们提前感受放榜的情形,对放榜有具体的准备并对自己未来的出路多一些反省和思考。再次感受到了香港各方面服务的全面化和多元化。香港的中学会考有点像我们内地的高考,是一个关乎很多人未来的非常重要的考试,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紧张。面对未来,很多学生都很迷茫,尤其是一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他们真的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在我们内地,这种紧张和担心很少有人去关注并提供服务帮助,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在香港,有很多NGO在做这方面的服务,如圣公会“一起走过会考的日子”,包括青年就业生涯规划;模拟放榜;放榜热线服务;陪伴那些通宵达旦等待录取的家庭,为他们提供情绪支持等,从各方面为那些会考的青少年和家庭提供服务。我想,这方面的服务是非常及时也非常有用的,随着不断的发展,我相信以后我们大陆也会有类似的服务的。对于社工能够做什么,视角又开阔了很多,除了常见的个案、小组、社区,社工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整个活动进行得很顺利,我们负责的“国内升学”的摊位情况也还不错,本来之前以为不会有什么人来呢,还商量把每个面试的同学的时间延长,谁知人也不少,后来还有几个同学排队等候,却因为时间已经到点而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虽然以前也有面试过别人,但这次还是有些紧张,因为这是整个机构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一个大型活动,我们虽然只是偏占一隅,但也是整个活动的一部分,我不想因为我们的疏忽给这个活动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虽然之前也很认真地收集资料并做了准备,过程中还是有一点手忙脚乱,他们有些问题我们没有预想到,不能给与很精确的答复,只好让他们回去后再上网查一下。另外,有时候有点偏向于向她们介绍内地升学的情况,对她们的挑战不够多,不过我想我们的一些反馈还是会给他们一起思考和启发的。
活动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问题。在活动刚开始时,同工们每个人带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这其实就相当于一节小组的活动,是一个难得的地学习他们带小组的技巧的好机会。可我却傻傻地站在那里,只是来回转着看一看,其实也想加入一个小组去听听看看,却因为担心会打扰他们,而且自己也听不懂粤语,于是就作罢了。后来想想很不应该,我们本来就是来观察学习的,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学习,就算听不懂也要努力去听,通过他们的神态、动作、能听懂的只字片语去观察和理解。模拟放榜之后的那个小组讨论参与了阿齐的小组进行了观察,他的倾听做的很好,很专注,很好地运用眼神关注每个组员,在组员分享时积极给与会应、鼓励等。当时听不懂真的真的很着急、很无助,很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粤语,但既然事实已如此,就不要再后悔,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从现在起,尽力做好每一步。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