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战南化塘

(2009-07-01 07:37:40)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在北京

连续几天,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放《百年先念》,王老师看过后写了博文观《百年先念》说南化塘,提起了很多年前的事情。

1990年,我原来任教的学校策划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地质填图计划,从河南的卢氏县,经陕西商南县到湖北郧县,穿越秦岭开展打通秦岭造山带的地质走廊填图。后来在地质矿产部区域地质调查处的支持下成功立项。整个走廊由5幅1:50000地质图构成,我和LX老师负责承担的是最南边的南化塘幅。

正是由于这个项目的缘故,在后来的3-4年中经常到南化塘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在那个小街上住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可以说与南化塘结下不解之缘。

南化塘镇位于湖北十堰市郧县西北角,向北通过一条山间道路进入陕西省。初次进入南化塘之前,在陕西商南县找了一本关于30-40年代鄂豫陕根据地的史料读了一番,对南化塘有了大体的了解。

上世纪30年代,在南化塘镇曾经发生过两次非常有名的战斗。

1932年10月徐向前与陈昌浩率领的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根据地撤出后于11月来到南化塘,遭遇国民党部队4个师的包围,红四方面军在南化塘北与国民党部队展开血战,突破重围后进入川陕并创立川陕根据地。

1946年7月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率中原突围主力部队走北路来到南化塘,陷入胡宗南部队包围之中,后来为攻上南化塘一带制高点—玉皇顶,与胡宗南部队展开了恶战。300多战士牺牲在攻打玉皇顶的战斗中,其中包括1名团长和2名营长。这一战使中原突围部队取得决定性胜利。其实,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遭遇,如果玉皇顶攻打不下来,中原突围部队北路部队将全军覆灭。

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去世时我正带着一些学生在南化塘一带工作,看到电视上播发的李先念生涯照片中,唯一一张没有人物的照片就是南化塘的玉皇顶。可见南化塘战斗在李先念一生中的位置。南化塘一带的地形我们非常熟悉,那个狮子头型的山头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玉皇顶。现在除了在南化塘街南侧的南化塘烈士纪念碑之外,在玉皇顶的近山顶处,李先念和他的战友们在80年代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三层楼的小学。

两次重要的战斗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红军和解放军都是被国军包围。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与地质相关的原因。

南化塘镇一带在地质上是一个典型的穹窿状构造,核部为大约19-14亿年是时形成的火山岩(武当山群)和7亿年左右形成的火山岩(耀岭河组)组成,周围则是由震旦系(6亿年左右)和古生代时形成的石灰岩、白云岩等围绕。相比之下火山岩要很容易风化,而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则不易风化。常年的风化作用导致地貌山形成典型的盆形洼地。南化塘一带最高点玉皇顶就是由震旦系石灰岩和白云岩形成的陡峻山峰。

从南化塘向北到玉皇顶东侧的鲍鱼岭(王老师博客中提到的关山)有一条通往陕西南部的路,鲍鱼岭则是一圈白云岩地层中相对风化厉害的位置。部队通过南化塘进入陕西省,这鲍鱼岭就成了必经之路。然而,通过鲍鱼岭的部队切实受到西侧玉皇顶方向的严重威胁。胡宗南的部队那年就是首先占领了玉皇顶等制高点。

在南化塘一带进行地质考察的那几年,是我工作以来最辛苦的一段时间。以南化塘为中心的大约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差不多每条沟每条岭都走过。深山里,经常吃住在老乡家,一天换一个地方。一碗玉米糊放上一些土豆块,就是一顿饭。一个晒粮食的大蒲蓝就是一张床,两个人挤在上面,翻不得身睡不着觉。不过那段时间工作得很快乐,因为鄂西北自然风光很美,淳朴的山里人很热情,当然全身心地投入一项事情也使我们获得了很大的工作激情。回想起来也真是一次我们自己的南化塘激战。

那段时间,每每经过鲍鱼岭、每每上到玉皇顶,当年激战的情景总会浮现眼前。其实大山里的生活至今依然贫困,70多年前那一群10几岁、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那样艰苦的年代艰苦的环境中,对于信念的追求真是了不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油泼辣子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