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骆驼是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的
一个很无趣的话题,因为它太古老了
企业就像骆驼,债务就像坨在骆驼背上的重物,当骆驼承载的债务达到极限时,最后一分钱的债务,导致了企业的破产。就像当年的巨人大厦,数亿元的资产,被1000万的债务,颠覆了基础;赫赫有名的红筹之父,为6000万的债务,没有熬过午夜时分......还有很多很多的实例,举不胜举
根据相关规定,资本金达到总资产的8%,是一个银行成立的必要条件。可为什么企业的负债率超过50%,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就开始慎之又慎了呢。难道92%的负债比50%的负债更安全吗?银行干得,企业为什么干不得
决定企业承债能力的,不是企业的债务总量和债务比例,而是企业的债务结构。银行之所以可以良性运转,不是储蓄量(债务)少,也不是它没有亏损,更不是它的资产负债率低,而是它的债务结构的合理性。每天有人取钱(银行还债),同时,又每天有人存款(银行举债),银行日子就过的很滋润。如何碰到1988年全民都到银行索债,银行就开始作噩梦了。梦醒起来是早晨,梦醒不过来,就没有早晨了。哪怕是工农中建交,也只有破产的份了。最后,只有中央政府出面救场,再加上保值贴补利率,躲过一劫。同样,如果企业在1月1日借3亿6千5百万,要求到12月31日还。十个企业中,九个企业要赖帐,剩下一个死给你银行看。但如果企业每天借100万,一年的债务总量也是3亿6千5百万,从理论上讲,如果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那么,企业只要有100万的现金,就可以维持这么大的债务良性运转。
企业要借很多多的钱,用别人的钱发自己的财;但企业要善于分几次借很多的钱,不然就还不了钱。债多不愁,愁的是一次性还债
前一篇:把木桶斜着放
后一篇: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