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致谢其章信三通

(2006-12-25 09:49:09)

 

其章兄:

       朱子注《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一节云: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可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本是自我反省功夫,后世移用于对待外界批评的态度。然此亦不失儒家本色,盖儒家以“仁”为本,他人以此待我,我亦以此待人。无论批评确当与否,批评者总归出于善意,而被批评者亦以善意对之。

假如此“仁”的前提不存在,批评者不怀好意,被批评者又如何对待呢。大约用得上知堂老屡屡引用之《东山谈苑》的话了:倪元镇为张士信所窘辱,绝口不言,或问之,元镇曰,一说便俗。盖此仍是儒家风范也。

若是道家则别有办法。《庄子·天道》云:“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大约可以作为代表。此外还有一招,即通常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此虽出诸《礼记》,用在这儿,却是法家做法。道家无所谓批评者用心好坏,法家则一概视为坏也。

昨蒙垂询,对“看到底”云云如何发付;今晨思之,奉告如上,用供参考。顺便说一句,我自忖骨子里近法,希望是儒,平日行事则似道。老兄却是何等人耶,或者尚须“三省吾身”一番乎。一笑。

                                                 止庵

二○○六年十一月八日

 

 

其章兄:

       顷得《书友》小报,第三版有王成玉《这么早就回忆了》一文,系“从谢其章《搜书记》说起”,读来颇有意思。——之所以这般说法,盖因该文完全不讲道理,而看出此点,亦属“开卷有益”。所得益处全在逻辑学上,而逻辑学实为文章学关键之一。从前给《博览群书》写过两句话:“知识是学问的基础,逻辑是思维的根本。”平生阅读、写作,便是这点心得。

       试以王文为例,稍加申说。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大前提一定是公理,小前提一定与大前提相合,如此结论才能成立。此文则不然。体现于“一般地说,回忆是前进的终点,是人的生命到了终结之际,把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悲欢离合以及种种人生况味和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传达给后人的一次性的总结”中之大前提,乃是自设的,因为不存在这个“一般地说”,回忆不一定非要等到“人的生命到了终结之际”。举个例子,鲁迅四十五岁写《朝华夕拾》,离他去世还有整整十年呢。“他的这本书虽然由过去的二十年的日记组成,大约也属于‘回忆录’的性质”的小前提,也是虚构的,因为《搜书记》之类“日记摘录”并不属于回忆录。这样一来,“还没有到应该回忆的时候就‘回忆’了”的结论,就完全站不住脚了。

       其实这个道理,胡适早讲得清楚:“在论理学上,往往有人把尚待证明的结论预先包含在前提之中,只要你承认了那前提,你自然不能不承认那结论了:这种论证叫做丐辞。……丐辞只是丐求你先承认那前提;你若接受那丐求的前提,就不能不接受他的结论了。”(《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王文也属于“丐辞”。用我们平常的说法,就是不讲道理。此实为当今文章一大弊病,文采欠佳甚至文字欠通倒在其次。

       祝好!

                                                                                                                企之

                                                                                                  二○○六年十 二月九日

 

    附言:这是我新拟的名字:庵即厂也,与止合而为“企”。

 

 

其章兄:

    《周作人散文钞》老兄以三百元拍得,堪称“物美价廉”矣。诸位藏家或以之与少侯编《周作人文选》(上海仿古书店,一九三六),徐沉泗、叶忘忧编《周作人选集》(上海万象书局,一九三六)、徐逸如编《周作人近作精选》(文林书局,一九三六)和张均编《周作人代表作选》(上海全球书店,一九三七)等观,却不免是走眼了也。

    《周作人散文钞》署“章锡琛编注”,实乃托名之作。查周作人日记,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二日云:“下午编文钞录目,寄给章锡琛君。”五月十九日云:“下午废名来,寄开明文钞注释及序。”据此可知,编者是周氏自己,注者却是废名。故而此书与周氏各种自选集如《儿童文学小论》、《知堂文集》、《周作人书信》和《苦雨斋序跋文》等性质相当,而有废名作序作注,意义更其特殊。

    附带说一句,鲁迅“昏”论,即因废名此序而发,详见拙作《鲁迅与废名》、《说难篇》,不赘述。

    祝好!

                                                        企之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