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磨坊》——歌舞传情

(2007-06-12 08:29:18)
标签:

影评

回顾经典

 
 

《红磨坊》——歌舞传情

 
 
  它不是一个风花雪月的爱情童话,也不是一个壮烈缠绵、低回婉转的爱情传奇,更没有暧昧迷离、荒诞出奇的剧情元素和匪夷所思的视觉奇观;歌舞片《红磨坊》讲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但它却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最执着奔放、最真挚自然的情感。 

 

《红磨坊》——歌舞传情


  年轻的克里斯蒂安有着极高的艺术天分和创作热情,为了寻找自己渴求的艺术和实现梦想,独自到巴黎闯荡。在波希米亚人聚居的蒙马特区,他结识了已小有名气的广告画设计师卢兹·劳特瑞克为首的一群放荡不羁的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对音乐和文学的才能使他受到众人的侧目,被介绍给“红磨坊”的老板哈罗德,为“红磨坊”编写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也因为这个原因,克里斯蒂安认识了人称“闪亮钻石”的红舞女莎汀。才子遇佳人,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一个美艳绝伦、热情似火。他们在月下的露台上互诉心曲,山盟海誓。然而克里斯蒂安贫穷落魄的身份和莎汀不体面的职业让他们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即使他们爱得如此热烈真挚。在历经了被拆散的重重波折之后,莎汀因病重离开了纷扰的人世。
 

《红磨坊》——歌舞传情

 
  影片用歌舞片的形式演绎出了繁华乱世中的浮生若梦。在故事情节步步为营的基础上,用辉煌耀眼、宏大华丽的舞台场景烘托繁华巴黎的气氛,用构思巧妙、行云流水的故事性歌舞场面渲染人物的内心。而各种交织的主题与情感,则让男女主人公在阴谋与爱情、背叛和友谊间不断周旋,同时影片还刻意淡化了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转而去强调人物性格本身的内涵与深度,豪华地展现出歌舞电影的真实本质。更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巴兹·鲁赫曼还将黑色的悲剧氛围在拼贴和荒诞中发挥到极至,从而展现出激情岁月中的遗憾,和回忆中的惆怅。
 

《红磨坊》——歌舞传情


  尽管有不少影评人认为,作为一部典型的歌舞电影,《红磨坊》在剧情和思想上并没有多大的突破,但不可质疑的是,影片在电影表现手法上却下足了功夫,打破了好莱坞传统歌舞片轻歌曼舞的传统,开创了一种新的融合歌舞和戏剧的电影语汇。光怪陆离,绚丽饱满的色彩,仅仅是红色和蓝色就拥有无数种色泽,丰富性远远超出了对人物的塑造;再加上角度各异、不断变化的镜头和快速剪切的节奏,不仅为浪漫的爱情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气质,也赋予了影片一种超越真实的后现代风格;而MTV似的表现手法,则让影片中的歌舞场面呈现出魔术般的纸牌效果,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红磨坊》——歌舞传情


  导演巴兹·鲁赫曼为了使影片不仅能充分表现出19世纪末巴黎夜生活的精致和华美,还能同时呈现出一种奇异、后现代式的视觉效果,除了用不多的预算在澳洲的福克斯片厂造了一个豪华逼真的“红磨坊”之外,还大胆采用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流行音乐为这部以十九世纪为背景的歌舞电影配乐,将旧式流光异彩的舞台效果与现代的时尚元素近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甲壳虫、艾尔顿·约翰、麦当娜等众多乐迷们熟悉的经典旋律贯穿在影片的每一个情节中,透过旋律与歌词,表现出人物的复杂性格,串连情节的起伏,也为浪漫悲情的爱情故事凭添了些许亦幻亦真的元素。而男女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和妮科儿·基德曼也都是亲自献唱。尤其是伊万·麦克格雷格歌声高亢、音色清亮中带着羞涩的诚意,把影片中那个虽少不更事却满怀热情、才华洋溢的青年剧作家展现地丰满细腻。凭借着对角色的独到把握和细腻刻画,妮科儿·基德曼将莎汀这个容易烂俗的悲剧角色呈现出独有的风韵和妩媚,并把莎汀在情感与名利的挣扎中那脆弱无耐的内心世界和浮萍般的命运诠释地生动感人。
 
《红磨坊》——歌舞传情
 
 
《红磨坊》——歌舞传情

  当贫穷的舞女遭遇到了落魄的才子,当光影把浪漫与激情投射在歌舞的刹那芳华间,是红磨坊那悲伤的爱情故事,将我们带进了光影的永恒时空,并让我们洒下欢声,体味感动,呼吸梦想。就让我们记住《红磨坊》的芳华绝代吧,在影片飘洒着激情和诗意的红幕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用优美的旋律和曼妙的舞姿抒发出的美好情感,也能体味到一种借由音乐和舞蹈的力量传达出的人类心灵对自由和希望的执着呼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