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凯锋: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天下,因为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2018-09-06 16:13:05)
标签:

龙凯锋

秦始皇

分类: 我的文章专辑

最近看春秋战国战史,对赵国颇为感慨。赵国自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而强大,也因赵武灵王在内斗中去世而衰落。如果后世的赵王能够如同赵武灵王这般雄心壮志,统一天下有可能是赵国,而非秦国。

赵国的真正实力,还是在人才上。战国时期,赵国出了不少名将贤臣。战国时期四大名将,秦国有两位是白起和王翦,赵国也有两位是廉颇和李牧。赵国还有赵奢,也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将军。在贤臣方面,赵国有蔺相如、虞卿。长平之战中,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准备撤换廉颇时,蔺相如极力谏言阻止,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极力阻止,但都无济于事,最终用赵括一人而使赵国差点被秦灭国,45万精锐部队被歼灭,赵国从此失去与秦一争天下的实力,而只能靠谋略自保。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6/6c78f1e8f1094926b11dfbd1c158f342.jpeg


蔺相如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是有勇有谋的贤臣。但还有一个大谋臣虞卿,赵王却没有用好。虞卿献了三个计谋,赵王没采纳一计,导致长平之战伐交失败。采纳了一计,赵国避免灭国,再采纳一计,使邯郸之战获胜。第一计是长平之战前,赵王胆怯想向秦求和,虞卿献计说:“今和战之权在秦,秦集重兵于上党,其势在击破赵国,彼将不允许我之媾和。不如发使以重宝赂楚魏,楚魏如接受,则秦疑诸侯之合纵,和乃可成。”可惜,赵王没有采纳虞卿的计谋,而是直接派使臣向秦求和。而秦高调接待赵国使者,使楚魏放弃了救赵决心。长平之战失败后,白起趁胜灭赵,进攻邯郸。虞卿又献反间计,利用秦相范雎与白起之间的矛盾,因为白起是魏冉的亲信,而范雎取代魏冉,本身就与魏冉结仇。赵王采纳了虞卿的反间计,使秦相范雎说服秦王让白起撤军,才避免了邯郸之围。再采纳虞卿的计谋,拒不交纳六城给秦国,联盟楚魏,在邯郸之战中打败了秦军。后来虞卿为什么弃官不做,归隐山林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看到赵王反秦之志不坚,缺乏雄心壮志,也缺乏识人用人之明,迟早会遭到杀身之祸。虞卿与魏齐是好友,魏齐得罪了秦相范雎,范雎要魏齐的脑袋,最后赵王逼迫魏齐自杀,从这件事上,虞卿看出赵王的怯懦和无能,不足以成大事,赵国气数已尽,所以借势弃官不做、归隐山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6/5c9c578a96fa4b418e980fe6ccd28703.jpeg


廉颇,是有本事的人。长平之战中,却在赵王心中不如年轻夸夸其谈的赵括,临阵换将,可见赵王无识人之明、用人之量。在将相和中,身居高位,能负荆请罪,与蔺相如成刎颈之交,可知廉颇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但最后赵王逼的廉颇逃亡魏国和楚国,最后老死在楚国。

李牧,更是有本事的名将。长期戍守赵国边关,抵御匈奴。使匈奴闻风丧胆,开创了用步兵大兵团歼灭骑兵大兵团的战例。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秦始皇派王翦发起三次灭赵大战,都被李牧率兵抵抗。无奈之下,秦国又用反间计,贿赂赵王身边的郭开。公元前229年,赵幽缪王罢黜李牧及司马尚,李牧不受命,被赵王捕而杀之,并废司马尚。公元前228年,王翦灭赵。所以后人称“李牧死,赵国亡”。

从赵国被灭亡的历史看,一个国家,人才兴,国家兴;人才衰,国家衰。秦国之所以强大,最后统一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秦国的历任国君,都非常注重虚心纳谏,都很善用人才。从百里奚到商鞅,到张仪到范雎到李斯,都是从当时六国前往秦国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而赵国自身有很多贤臣名将,在于秦国生死决战的时期内,却对良臣贤将猜忌不信任,导致虞卿隐、廉颇逃,李牧死,最后被秦所灭,不得不令人长吁短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6/2f4fd801f4b84e979c937cbb25a10d13.jpeg


为什么人才在六国得不到重用,而到秦国却被重用?这就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军事评论员龙凯锋认为,六国都有争天下称霸的欲望,却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是六国国君不但不能吸引人才,而且造成人才不断流失的根本原因。欲望可以坚持一时,也容易被现实阻碍所泯灭或者被获得小利而停滞不前;雄心壮志却可以作为国策传承,能够坚持如一贯彻执行,直到成功。一个人只有立志,志向越高远,越能超越现实的阻碍,才能成功。何况一国立志,举全国之力去奋斗,焉能不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