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龙凯锋
龙凯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12,790
  • 关注人气:15,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凯锋时评】由陆向海大战略:浅谈三沙市建设

(2012-07-06 09:42:43)
标签:

龙凯锋时评

分类: 我的文章专辑

     三沙市成立了,这是一个历史标志性的事件。三沙市的成立,意味着我国大规模经略南海的宏伟战略正式启动,意味着我国由陆向海战略性大转移的正式启动。目前,在南海问题上有部分错误的观点。一是认为南海开发是国家的事情,与百姓无关。二是南海主权的维护,是军队的事情,与百姓无关。三是三沙市的建立,是三沙市人民的事情,与全国百姓无关。四是认为南海开发,没有多大的利益,不值得国家大规模投入。以上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一:陆地资源日趋枯竭,由陆向海,开发海洋资源,可缓解人类发展的资源瓶颈。

     第二:由陆向海,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矿产开发,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等等海洋经济,已日益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我国陆地人口密集,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由陆向海,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更好从宏观上调整经济结构和就业人口结构。

     第四:我国科技、国防、人才、金融、制度建设日趋完善,由陆向海,大规模开发海洋的时机日趋成熟。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由陆向海大战略,实质是我国新海权观的建立。这个海权观,与一战乃至二战以来的海权观有本质的区别。一战、二战以来的海权观,是海洋霸权观。特点是重占有轻开发、重控制轻投入、重军事轻经济。

     我们的海权观,是涵盖人口迁徙、海洋开发、国防建设、海洋保护、海上城市建设的综合海权观,我们是将海洋建设成为我们新的生存、生活家园。

     既然我们要把南海建成我们新的家园,那么三沙市建设就成为关键。三沙市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解决人口大迁徙而带来的问题。因为开发南海,需要大量的各种人员。

    如何解决人口大迁徙所带来的问题?仅仅靠目前的岛屿,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口迁徙居住、生活需求,我们必须创新三沙市建设新思路。比如住房问题,比如饮水问题,比如教育问题,比如交通问题,比如通信问题,比如娱乐问题,比如食物问题,比如电力问题,比如垃圾处理,比如工厂建设,比如政府机构设置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一个解决。

     据报道:美国“自由之船国际公司”正打算建造一座史无前例的“世界最大的超级邮轮”——“自由之船”。它1400米长、37层楼高,个头相当于目前全球最大邮轮“玛丽女王二世”号的4倍。船上有多达1.8万套“海景房”、剧院、商业中心,甚至还有学校和医院,可供6万人同时居住。事实上,“自由之船”的外形已不像任何一艘现有的巨型邮轮,倒更像是科幻小说中漂浮在海面上的“机器岛”——亿万富豪们可以常年“定居”在这座“海上城市”上,环绕世界各地海洋漂流!据设计师称,“自由之船”总造价估计高达110亿美元,有望在3年内完工。

    这个报道给我们很多启示,三沙市的建设,可以采取模块化方式。建设一个个人造海上城市,解决人口大迁徙带来的各种问题。比如,如果三沙市需增加人口20万,如果每个人工岛可居住2万人,则可建设10个人工岛。这个人工岛可采取大型轮船模式建造,岛上生活设施齐全,无需动力,用拖船拖到我岛礁周围,与岛礁互联互通。

     总而言之:由陆向海大战略,是将三沙市建设成为可扩充的海上城市,可大规模移民的海上城市,可大规模海上生产和贸易的海上城市,可大规模开发和保护南海资源的绿色海上城市。三沙市比陆地城市相比:一是有非常多的战略资源,能源、海洋生物、海洋旅游资源、海洋矿产、海洋贸易。二是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毗邻东盟各国,地处南海航线。三是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南海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只要坚持人口、海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沙市就大有可为,三沙市建设就可以彪炳史册,开创新的海洋权益观的试验田,比郑和下西洋更有历史意义。四是有非常有特色的经济生产方式。三沙市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潮汛风力发电资源、海洋贸易中转站、海上加工工厂等等,这是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也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必将给国家和三沙市人民带来丰厚的财富。五是有可靠的国家战略支撑。三沙市是海上戍边城市,是关系到国家边海防重大战略安全的城市,也必然受到国家强有力的全面战略支撑。

    愿三沙市领导层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有魄力、有雄心、有担当、有决心、敢创新,早日将三沙市建设成美丽三沙、富裕三沙、和谐三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书写光辉的一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