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人才辈出的社会。人才是社会上最宝贵的资源。记得法国思想家圣西门讲过一句话,曾被列宁称为“圣西门格言”:“假如法国突然失去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诗人,50名优秀作家,50名优秀军事家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因为这些人对法国最有用处,而要重新培养这样一批人,则至少需要整整一代的时间”。 这深刻说明了人才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人才,往往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突出。
一、人才的共性优点。
1、人才喜欢学习。
不好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人才,因为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个人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才都是喜欢学习的人,都是善于学习的人。善于学习,就是善于在书山之中,寻找到能够引导和激发自己灵感的知识,寻找到自己创新的灵感和材料。学习有很多方式,有的人才是从师学艺,有的是自学成才,有的是自己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等等。总之一条,在现代信息社会,不学习,不善于学习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
2、人才大多勤奋。
人再大的才能,不刻苦勤奋,就难以成才。才能不是一天就拥有的,才能如一座宝矿,需要不断地去挖掘,才能激发出来;才能如宝玉,只有不断雕凿,才能雕凿成一块玉佩。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百分之99%的汗水。这句话是他一生成才的感悟总结。哪些自以为是天才的人,如果不终身学习,结果是如伤仲永,泯然众人矣!
3、人才大多有志向有宏伟目标。
一艘没有方向的船,是永远达到不了成功的彼岸;一个没有靶标的箭,是永远中不了靶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特别是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靠短短的生命,去学所有的知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珍惜自己生命,提高自己生命效率,早日成才的最好方法是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和志向。使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资金都投向这个目标,最早最大地获得投资的回报。哪些无所事事,哪些整天琢磨着如何当官发财的人,与其临渊而渔,不如退而结网。把自己才能提高,大胆创新出成果来,或许更能达到成功的目标。
4、人才大多自信。
信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这句话有一定的真理性。人才的自信,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律的深刻把握基础上。没有自信,人才就没有执着和坚定的追求。正因为有自信,人才才能在各种不可能情况下,取得别人不能取得的成功。人才是制定规则的人,从来不去遵循不合理的规则,不受不合理的规则的束缚,所以人才的思想是自由的,想象力是不受拘束的,所以才能大胆创新,创造出难以想象的成果来。
5、人才大多创造欲望强。
人才,只有出了成果,在某个专业领域取得成就的才算得上人才。没有自己的创新成果,即使读到博士,也不能称为人才。人才的突出标志是其创造性,他们不迷信书、不迷信领导、不迷信任何东西,因为不迷信,所以他们才能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二、人才的缺点
1、人才大多不会搞关系。
人才大多不会搞关系,这是必然的规律。人才不会搞关系,我想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时间和精力都专注在事业上,所以没时间和精力去搞关系。二是人才大多自信自持,在思想上不屑于搞关系,因为获得别人帮助的同时,就等于欠了一份人情,就容易受制于人。三是人才大多自强自立,从不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寄托在他人身上,往往能够自主创新,创造出成果来。四是人才大多有心理优越感,在旁人看来是骄傲甚至傲慢,所以人才往往把关系吓跑了。这形成恶性循环,人才不容易接近关系,关系也不容易容纳人才的傲慢。这是两种自信的碰撞,是必然的矛盾。
2、人才大多固执。
人才因为自信,所以固执。固执和执着,其实只是一字之隔,正确的坚持就是执着,错误的坚持就是固执。人才对事业对创新的执着,在某种程度上形成自己的性格,所以在有些事情上,人才可能不自觉地执着,就变成了固执。这是人才优点给他带来的负面缺点。
3、人才大多不合群。
人才大多显得不合群,这是一种规律。一是人才在思想上是曲高和寡,一般人难以与人才进行交流,因为追求的目标不一样,思维水平不一样,志向兴趣不一样,而导致人才难以与大多数人交流。二是人才往往专注,时间和精力大多用在事业和工作上,空闲时间用在学习和创造上,所以闲聊时间少,与人交流少,容易给人以不合群的印象。三是人才大多自信固执,与人交谈,如果谈自己专业方面的,很难获得理解和支持,与人交谈生活方面的,因为志向不一致、追求不一致、兴趣不一致、思想不一致,往往人才的见解不一致而固执,发生矛盾是必然的。
以上是自己一家之见,权当闲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