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铁马冰河兄的文章,我很有感慨,也想谈谈自己对信息战的一点理解。
一、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的重要基础。
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利越大,则弊越大。我们不能因其弊而弃其利;也不能因其利而忽视其弊。只有掌握其性能特点,在用其利时,同时防止和控制其弊,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信息化,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已经如人体血管一样,深入各行各业,深入各个领域,为各行各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系统的大量运用,社会将陷入一片瘫痪之中。电力系统需要计算机和形成网络,如果一旦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则整个城市电力将中断;金融系统需要计算机和形成网络,如果计算机系统瘫痪,则整个社会金融系统将瘫痪,形成社会混乱;社会管理系统,如人口管理、档案管理等等,都是依赖计算机网络系统,如果瘫痪,则社会容易形成混乱。....由于社会生产力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依赖,所以一旦这些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则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倒退,造成社会的混乱。
信息化,对军队战斗力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战场信息化,使战场呈现一定的透明化,拥有信息化侦察和监视技术的一方,掌握着战场信息控制权,对另一方的虚实了如指掌,为准确打击打下坚实基础。由于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使精确打击成为可能。由于武器装备的机械性能的大幅提高,是远程精确打击成为可能。由于作战指挥自动化,使这些作战要素通过信息进行系统集成,使全天候、全时域、全方位精确打击成为可能。作战方式由过去的逐层打击、线式防御、对称消耗,变为“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为主的作战方式。“非线式、非接触”,指掌握信息优势的一方,对敌纵深虚弱之处,对敌纵深重要目标,进行非线式、非接触的打击,使敌作战体系崩溃,减少我作战损失和获得最大的作战效果。“非对称”,指的是通过发展自己的信息化装备,拥有信息优势,同时对敌信息化目标,特别是指挥控制、侦察监视系统进行精确打击,使我掌握制信息权,使敌人在战场上成为瞎子、聋子,使敌所有武器装备成为一盘散沙,各自作战,成为我随意打击的孤立目标。
二、信息战的分类和特点
信息战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战役信息战和战术信息战。
战略信息战:战略信息战可以分为社会领域的战略信息战和国防领域的战略信息战。对社会信息设施实施的信息战,通过对社会重要信息设施的攻击,如电力系统、金融系统、交通系统等等,使涉及大多数国民切身利益的社会信息系统崩溃或出错,造成社会陷入崩溃和混乱局面,使该国政府垮台、领导人受辱,这就是社会战略信息战。对国防重要信息基础,进行集中攻击,使国防信息错乱,造成情报失误、命令发不出去或错乱、信息化武器装备出错、各级指挥员判断出错等等,造成该国军队系统混乱、崩溃、失效、错乱等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少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
战役信息战:即作战双方在战役范围展开的信息战,主要攻击战役指挥系统、战役范围信息化基础、信息化武器装备等等,造成战役范围内军队系统的混乱、崩溃、失效、错乱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少战而屈人之兵的战役目的。
战术信息战:即对对方单个作战单元信息系统,进行干扰、攻击,达到该单元信息系统混乱、崩溃、失效、错乱等。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战斧导弹多次遭到干扰,失去精确打击能力,打到伊朗境内和土耳其境内,这就是战术信息战效果的典范。
社会要发展,必须实现信息化,因为这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军队要发展,必须实现信息化,因为这是军队战斗力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有充分掌握其利的同时,化解其弊,才上上策。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a341a4b010006uu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