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盒巧克力

(2013-04-18 09:46:01)
标签:

工作案例

分类: 在奋斗中大飞跃的考拉~
我又是颤抖着双手来打字的。今天我进行了有史以来最震撼的一个疗程。我一定要把这激动人心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我和这个15岁的女孩已经在一起工作了大概半年了,这是我的第三个情感创伤疗法(TF-CBT)的案子。我心里非常窃喜,因为完成三个案子,再考一个试,我就可以成为认证的情感创伤疗法咨询师了!所以,当初接这个案子的时候,我是有私心的,我当初只想着说快点接案子吧,快点接案子吧,接满三个案子,我就要升级了!之前已经搞定了两个,对于这第三个是尤为地期待。

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时,我心里有些忐忑。她长得特别漂亮,一双眼睛认真地盯着你看,仿佛是要看透你的心。可是,美国的女孩子真的是很早就开始化妆了,她的哥特式妆容起初真的是吓了我一跳。看她那身酷酷的打扮,我总感觉她一定会一直冷漠地远远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对我爱答不理的样子。我仿佛已经幻想到自己摇尾乞怜地跪求她能吐一句话让我当救命稻草。

没想到,我们的第一次见面进行得非常顺利。令我吃惊的是,她本人的热情大方完全被这幅哥特妆蒙蔽了,她开始张嘴滔滔不绝地说话后,我就发现,其实那副妆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她其实只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个15岁女孩而已。和她聊了一个钟头之后,就会发现,她的滔滔不绝并不是简单的多词语堆砌的冗长的句子,而是十分有逻辑、非常重效率的能言善辩。在第一次见面时,她有很多东西让我惊叹。我惊叹于她对自己目前问题的清晰的剖析、惊叹于她对解决问题的渴望、惊叹于她对周边人物心理行为的分析、惊叹于她好像并不是一个平凡的15岁女孩儿。

可能是因为我和她有眼缘,可能是因为我想偷偷学她如何化妆,或者可能只是因为我就是只需要第三个TF-CBT的案子,我接受了这个案子。后来见了几次面后,才发现,她是一个智商极高的聪颖过人的孩子,即便她曾经经历过无数个独自哭泣的夜晚,即便她曾经无数次想要放弃,即便她曾经对自己做过无比残忍的伤害,但好像她心中积极的一面总是会战胜消极的一面。只是她还没有发现而已。

她是从小经受家庭暴力长大的,爸爸抽烟酗酒吸毒,妈妈抽烟酗酒吸毒。后来爸爸离开了她,妈妈也离开了她。无数年之后,妈妈莫名其妙地回来了,说是要悔过自新,在那之后她与妈妈的关系一直都是时好时坏的状态。可是,爸爸没有回来过。她从小是跟姥姥和姥爷长大的,她待姥姥姥爷如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听他们的话,尊敬他们爱戴他们,她待她的妈妈如自己的姐妹一般,并无尊敬,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爸爸后来的确是来找过她几次,只是为了要钱而已,仅有的几次电话都是以争吵结束的。每次的争吵中都伴有爸爸对她的威胁。你若是再怎么样怎么样,我就会再去打你......

她的手特别抖,自从被爸爸第一次毒打后就一直抖,抖到现在,已经快七八年了。尤其当别人提及她的父亲的名字时,她的手就开始控制不住的抖。我第一次去见她时,她就给我示范拿笔的左手,抖个不停,像一个得了帕金森综合症的老太太一般。

为了搞清楚TFCBT对她是否是最合适的疗法,我给她做了两个评估,一个是TSCC,一个是UCLA PTSD INDEX,两个评估里她的各项指标都非常高。典型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于是,我们二人一起兴奋地开始了正式的治疗。她是很兴奋的,你可以看得出来,每次一到见面的点儿的时候,我刚把车停在她家门口,就能看到她期盼地站在门口等我。

和她工作的整个过程是愉快的。我是说,有的时候我恨透了我的工作,因为我得开车去别人家里做治疗。有的人的家里爬满蟑螂,有的人家里房顶有大片的霉菌,少数一些黑人家里不需要有什么,光是那些不知是什么味道的味道就足以让我掩鼻窒息掉。但是,和这个女孩儿在一起工作的整个过程,是让我愉快的,兴奋的,盼望的。我很少会有这样盼望的感觉,仿佛在某个周日平躺休息晒太阳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她,然后心想,天啊,现在要是周三该有多好。

和她在一起时的愉快,主要来自于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孩子。前面说过,她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懂得举一反三,无论你和她讲什么东西,一个新的概念,技巧,点子,她都掌握地极其快,而且会把同样的道理复制粘贴到其他生活领域里去。另外,她实在太能言善辩了,我有很多次和她在一起时,都感觉到仿佛她教会了我更多的东西。除了她的聪明和口才之外,最让我感觉愉快的,其实是她愿意变得更好的那颗心。毋庸置疑,每天面对的这些案子里,无数个孩子都经历过这样和那样的伤痛,有大有小,有轻有重,但是人的灵活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经历一点点事情就垮了,就放弃了,就堕落了,就叛逆了,就离家出走了,就要自杀了。有的孩子却天性般地更灵活一些,也就是说他们的逆商比较高。比起别人来说,这样的孩子更容易从失败和伤痛中恢复,他们好像更加宽容,更加乐观,更加容易去原谅(即便他们不能忘却)。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比较容易能看到希望,仿佛你给他们滴一滴水,他们就会长出整个森林来给你看。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个体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是一个会长期令我着迷的话题。

好吧,我又写偏了。总之,我享受着每一次和这个女孩的见面。和她在一起的半年,并不让人感觉像是半年,仿佛我刚刚认识她,现在就要接近尾声了。这半年来,除了学习很多技巧以外,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写一个东西叫trauma narrative,意思是要制作一个小的东西来回忆她的情感创伤故事。我以前的两个客户,分别是通过一个广告牌和一个玩偶秀来讲述她们各自的故事的。这次这个女孩,由于她实在太聪明,太擅长写作,于是,她说她想写一首诗出来。正当我心想一首诗到底该如何把我们需要写的点都囊括进去的时候,她已经闷头在那里开始狂写了。不到一会儿,她拿给我一张纸看,上面已经洋洋洒洒的写了正反两面了。我越读越兴奋,跟她说,不要停,就这么写下去。

今天,她终于完成了。一首完整的诗,超级长,打印出来一共三页多。她半倚在床边,兴奋地准备开始朗读。她边读,我边震撼。这首诗,无论是从内容、情感表述、遣词造句甚至是押韵上,都堪称牛逼。我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个15岁的女孩竟然可以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来。我多么希望我可以把这首诗发到网上和你分享,但是没办法,我只能自己偷着乐了,顶多也是明天给我老板读一读,然后就得封存进她的档案了。不过我鼓励她去出版这首诗,实在太过得牛逼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首诗里非常委婉地写了她的父亲对她的影响,他的殴打和辱骂,他的欺骗和绝情,字字句句印在纸上,印在她的心里,但是她的文字里并非充满仇恨,反而有一种豁达的宽容和释然。她说,她已经不恨他了,她打算原谅他,她说她依然爱他,只是很可惜未来的他已经不再有机会看到这样一个成功的自己。

我们原本的计划是这周写完诗,然后反复读几遍,让她在思想、心理和情绪上做到系统地脱敏,然后下周给她爸爸打电话分享这首诗。但是今天她非常坚定地说她已经准备好了,她说她准备现在就给爸爸打电话。犯怂地我无语了,心想:你准备好了,可我没准备好啊.......这再一次证明,心理治疗的每个疗程的确是没法去准备的,因为你真的不知道每个疗程会发生什么.....

不管怎么样,我佯装镇定地支持她。她得到了妈妈、姥姥和姥爷的允许,拿起了电话。你知道吗,在这之前,她已经有整整五年没有跟她爸爸见过一面了,仅有的联系只是通过电话,简短的几句争吵,挂电话,然后大哭,然后崩溃,然后自残。这是她过去的一贯规律。五年后的今天,她准备好了,她拿着这首充斥着各种禁区的诗,拿起了电话。她大胆地毫不犹豫地按电话键的那一刻,我脑子里在飞速地构思各种情境:如果是这样我该怎么做,如果是那样我该怎么做....

电话是免提,全家都能听到。通了,嘟了几声,没人接。她看了看我,问怎么办。我问她电话号码对吗。她看了看,又打了一遍,通了,又嘟了几声,还是没人接。我以为她要放弃了,没想到她却说,我打到他家里吧。我心里想:这女孩真的是等不及了要把这件事做个了结,看来今天是非打不可了。家里也没人接。她又尝试了一下手机,这次竟然通了。

天啊,通了。她小声地说。

我的手立马掐紧自己的大腿。我紧张,主要是因为我害怕她的邪恶的父亲又说出什么特别粗鲁傲慢讥讽的话来刺激她,万一把我们半年以来的进步又打回原形怎么办。

喂,电话那头非常阴沉无力地说。

女孩回复说,喂,爸爸,是我。我抬头看她,她的脸涨得通红,手无比地颤抖,声音也在颤抖,我知道她紧张。我非常坚定地看着她(我其实是装坚定,我心里都吓死了),希望这份坚定也能让她变得坚定。她回看着我,坚定地点点头,然后镇定地说:爸爸,有个东西我想和你分享,这是我花了好久写成的,我想读给你听,可能要花你几分钟时间,现在你方便和我说话吗?

嗯,你说吧。电话那头冷冷地说。

女孩又勇敢地说,这是我写的一首诗,是关于我的人生故事的,写了我从小到大经历的一些事和我的感受,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读给你听听,给你读完以后,我就要开启我新的人生篇章了。我希望你能有耐心听一下。

你快说,我这边还要工作,过几分钟就要走了,你说吧。电话那头又是一阵冷冷的。

好的,那我开始读了。于是女孩开始读这首诗。她一边读,我一边听,她读着读着,一旁的姥姥已经不禁流下了热泪,她强烈抑制着自己的泪水。姥爷转身走了,姥爷显然是没法承受的。我,自认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我最不擅长的就是控制我的情绪,我连看乐观的动画片都会被感动地哭,更不要说这种场合。我一直低着头,佯装认真地听着,其实我只是在尽力把我的眼泪赶回去。我很高兴我有长头发,因为我的头发挡住了我的脸。起初,我从女孩的声音里听到一丝胆怯和不自信,她的声音有一些抖,但是越到后来,她的声音越响亮,越自信,越坚定,越镇静。就连念到父亲对她如何不好,她如何悲痛、受挫、煎熬等的时候,她都没有一丝退却。读到最最后来,她的人生观以及她如何从中成长的时候,我感觉她已经在为自己高唱凯歌了。是啊,她的这一举动,已经证明她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无论父亲最后是怎样的反应,她都已经胜利了,不是吗。

诗,终于念完了。她念完的那一刹那,深吸了一口气。她抬起头,我抬起头,姥姥擦干眼泪抬起头,我们都在等待父亲的回音。

电话那头死一般的寂静,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是不是父亲已经挂断电话了,那岂不是白读了,直到我听到电话那头的一阵叹息。起初是叹息,然后是非常尴尬的自嘲的一笑。他笑了一声,哼了一声,然后说了一句:This is so sick (这太恶心了)。我震惊了!我不敢相信我的耳朵,竟然有一个作为父亲的男人能对自己的女儿说出这样的话来?!你就算再怎么不爱她,你难道不能给予她一些最基本的尊重吗?我已经义愤填膺了,可是却看到女儿和姥姥脸上略过一丝会心的笑容。我纳闷了,她们怎么会开心呢?难道不觉得被侮辱到吗?然后我边听父亲说话,边发现原来自己理解错了。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sick这个词有一个口头用法,在这里是表达“卓越的,超群的”意思。怪不得他后来一个劲地反复说“太棒了,太棒了”。我,终于释然了。

父亲说,这首诗,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可能都会镶嵌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父亲说女孩是一个十分有才的人,为她加油打气,让她继续坚持坚强下去,要一直做一个坚强的人。父亲说,我这里永远都是一个你随时可以光临的地方,只要你愿意。女孩微笑着感谢他说,谢谢你,但是不用了,我有我自己的家,这里有我的所有人,我不再需要你了,我不会再给你另外一次伤害我的机会。父亲也已经意识到,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听到她的声音了,她长大了,她不会再被你欺骗了,她已经要彻底和你断绝关系了。父亲企图挽回地说,好的,我明白了,不过以后我们还是可以出来一起吃顿饭什么的吧。女孩说,不会再有了,你明白吗。父亲顿了顿说,明白了,那祝你一切都顺利,要一直快乐和幸福吧。女孩说,谢谢。然后她挂断电话了。

她挂断电话后的那一秒,她看着我,眼睛闪亮闪亮的,她说:一切都结束了。

我重复说:一切都结束了。

我们同时站起来,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毫不夸张地说,她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之一。对于一个曾经无数次伤害过你的人,能有勇气面对TA、战胜TA并最终原谅TA,这是怎样的勇气,和智慧。这一切,只出自于一个15岁的女孩。她对我说,她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的sweet sixteen了(甜蜜的十六岁),她要去心仪的大学参观,她要规划未来,她要去实现梦想,她要彻底地向过去说再见了。从此,她不再生活在暴力和暴力威胁的阴霾下。

临走的时候,她站在门口给我讲了一件事。她说这件事她只告诉过我一个人。她说,从小时候第一次被爸爸打以后,她就总是重复地做着一个梦,梦里她或是和爸爸一起去看球赛,或是和爸爸一起去森林郊游,但后来总是一个人被莫名其妙地抛弃在黑暗里,没有出路。在写完这首诗的第二天晚上,她又做了同样一个梦,梦里是她和爸爸一起去教堂祷告,一转身,父亲又没了,又只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黑暗里。她在梦里想,咳,又是这个该死的梦。突然,她眼前出现一道亮光,她顺着亮光走去,是一扇门,她推开门,竟然面前是一片阳光沙滩清风海浪的宜人景象。沙滩上坐着她的妈妈,姥姥,姥爷,妹妹,各种在整个过程中帮助过她关心过她的人们都在那里,连她家的狗都在。大家看似正在开海边派对。她开心地向他们走去,和他们相拥。她扭头看,身后的那扇连接黑暗的门已经消失了,身边被亮眼舒服的阳光笼罩着。

我听完这个故事,一个劲地说,好神奇啊。我看到她满脸的释然,心里说不出的激动。我问她,让我看看你的手,还抖吗。她把两只手放在半空,我俩半蹲着仔细观察,竟然一点儿都不抖了。她幽默地说,我和帕金森综合症也说再见了。你看,这到底是心理作用呢,还是心理作用呢?

下一周,将会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我们打算以教彼此化妆来结束这个愉快的旅程。其实,只是她教我而已。我跟她说,我已经过厌了素面朝天的日子,教教我该如何化哥特妆吧。她笑着说,以前总化哥特妆是因为害怕别人看到她哭肿的眼睛,现在已经告别了需要哭泣的日子,自然也是用不上哥特妆了。那裸妆总行吧,我问她。

我的第三个情感创伤的案子就这样结束了。我越是做这类的案子,就越是喜欢。我总结了经验教训,以过往的经历来看,这类案子通常比较成功,是因为:1)案主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家庭,学校,个人生活等),没有很多突发事件需要你费神;2)TF-CBT的疗程要比平常的普通治疗长三个月,长时间的治疗自然效果更好;3)这三个家庭都有非常支持非常愿意付出的家长,对孩子的治疗非常有帮助。我觉得我是幸运的,遇到了三个好案主,三个愿意改变的案主。为此,我感恩她们。

接触TF-CBT一年半以来,我真心发现情感创伤是我喜欢的领域,是我未来想专注的领域。现在做的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TF-CBT也仅仅是治疗情感创伤的其中一种治疗模式,还有EMDR啊,还有催眠啊,都是我想接触和学习的领域。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我感觉我开了一个好头。找到感兴趣的东西,就一直走下去。我热爱我的工作,昨天我还在纠结未来到底是要主攻成年人还是主攻青少年和孩子,但是现在好像是想主攻青少年了。唉,谁知道呢,也许明天碰到一个死娃子的话,我就又想临阵脱逃了也说不定。这份工作就是这么有趣,你永远都不知道每一天会遇到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每天都是新的,都等着我去探究。等我从国内回来,就要开始好好复习自己的LCSW执照的考试了。不远的将来,我就要开始做自己的私人心理咨询诊所了。又不远的将来,也许我还可以回国开一个自己的诊所。

想一想我就乐呵。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会从中得到什么。每一天都是新的,怀着感恩和上进的心活着!考拉加油!

P.S.:为了保护客户个人隐私,文中并没有透露任何客户的姓名、住址、社会保险号、所在学校名称等个人信息,且案例的某些细节已经过修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