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碎碎地念
(2010-06-01 12:11:21)
标签:
日记杂谈 |
分类: 考拉医院实习记 |
我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以后如果可以每周在周日晚上写博客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整整这一周的周记,又可以记录本周实习,又可以记录本周生活里发生的事,又可以记录感想,完美了!再也不用纠结于到底该什么时候更新的问题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ZHE1SIGG.gif碎碎地念" TITLE="碎碎念 碎碎地念" /> 而且每次写周记的时候,可以翻到planner里的那一页,这样就不会误掉一些事情忘记说。YES!
=================================周记开始的分割线===============================
实习方面,周一的时候,做了第二个assessment,周三的时候又做了两个assessment,并且把ELA交上去了,了结心头的一个大疙瘩。周五的时候,我的主管没有来实习,因为她去休假了,算上这周一的Memorial
Day,她可以一共休四天假。而上周五的那一天,另外一个实习学生也不在,所以只有我和另外一个我不认识的主管在。。他叫Rob,其实是robert,但人们都叫他Rob。。本来叫robert的人应该简称做Bob吧,但这个人却被简称为Rob,总让人感觉要抢劫的样子(robbery
- rob....),所以我一开始很不好意思叫他的名字。。
起初觉得跟他单独在办公室里很尴尬,因为他不是直接管我的主管,我对他不了解,他对我也不怎么认识,两个人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后来他给我派任务,让我去给一个新住进来的病人做assessment(不想打这个英文词了,中文可以说“评估”么?但是评估这个词,对于我做的这个assessment的工作,翻译得又不是很准确,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些词不得不说英文,因为中文里的确找不到很好的能表达到位的词。。。太纠结了。。我们甚至总结了一系列无法被翻译成中文的英文专业词。。汗。。一会儿再探讨这个问题)
总而言之,他终于给我派任务了。于是早晨九点的时候,我读完了新来的病人的所有资料,鼓起勇气走向病房,去找她做assessment。这是我第一个带面试带记录带输入电脑的完整assessment,剧紧张无比。姑且叫病人为T夫人吧。于是我走到T夫人房门口,她不在。走到活动室里找她,根据档案上的描述,貌似有某个大妈比较像文档里描述的T夫人,走过去问她,她说是。邀请她,两人一起走到采访室,坐下。我很紧张单独和一个病人坐在封闭的屋子里,我脑子里总是会幻想一些可怕的电影里的场景,比如病人突然发病了一类的。。。但是,筒子们不要担心,这是生活,不是电影,所以,危险的病人一般不会住进这里来,这里的病人都不是危险级别的。所以我会安全的~~然后开始问她问题,带聊天,带问问题,带咨询,带记笔记,搞来搞去,弄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搞完了所有的问题。她中途问了好几遍,说这些问题怎么愚蠢,我说对不起,为了准确的记录你的这些内容,这些问题都是必须问的,也许有些问题听上去有些重复,但都是必需的。她中间的时候显得有些烦躁不安,我想她可能是有些药物作用的样子。还好她比较配合,终于成功搞完了。
感谢完她以后,把她送回病房。我回到办公室,开始往电脑里输资料,越输越后悔,感觉这个也没有问透彻,那个也没有记清楚,当时就想拿钢笔戳死自己。比如,病人反复提到她姑姑,我为什么就没能将她和她姑姑的关系了解的再透彻一些呢?搞得写东西的时候,写也写不出来,后来又在空余的时间,跑去问人家。。于是,在做完第一个完整的assessment以后,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为第二个assessment做好改进。
第二个病人,是schizophrenia,他是属于病得比较严重的那种,我一看资料,还是paranoid
type,直接晕倒。。找到他房间,他正两眼直呆呆地盯着地板,叫他好几声他貌似完全听不到的样子。面试进行的比较尴尬,因为他病得太严重了,最重要的症状就是alogia,英文意思是poverty
of
speech,中文翻译过来是“失语症”。但这个中文翻译的不太准确。失语这个词,听起来貌似是某个人不会说话了。。但alogia的意思是这个病人会说话,只不过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受疾病的严重影响而大大下降。比如,我问他,你现在和谁住在一起?他说,我不知道。我说,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他说,我不知道。我说,你别怕,试着描述一些此时的感觉。他说,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说。他还会说话,但只不过他会说的话很有限,他无法找到准确的词来形容自己,无法正常的和别人沟通。所以,可想而知,整个第二次采访,就是我狂问各种问题,他狂说“我不知道。。”。于是,基本这次assessment里的资料,都写的是病人由于alogia,无法提供信息一类。。
后来跟叫Rob的主管说这个情况,他给我说,如果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写assessment之类。后来午饭的时候,他开始和我聊天,我又问了很多他的情况,原来他才在BJH工作了两年,之前都在急诊部工作。而且他竟然他也是华大毕业的,校友一个,两眼泪汪汪。我在想,他工作了短短十年,就已经可以给想考LCSW的人做主管了,真崇拜。后来他又教了我很多新东西,主要是一些我自己的主管没有教过的东西,我激动的不行,狂跟着他学,他表扬我学东西好快,我激动~
===========我写东西真罗嗦==============记录生活的分割线============================
对本周生活的感慨,主要想说三件事。
第一件事,追了大半年的美国偶像终于结束了。不出我所料,Lee
DeWyze获得了冠军。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最初比较喜欢Crystal,后来就一直在追Lee
DeWyze,没想到还真是这两人进了决赛,还真是Lee获了冠军。看到最后的finale,其实很明显,最后一场,Lee由于紧张,发挥得并不如Crystal稳定。但是,他竟然还是赢了。为什么呢?我觉得Kara说的那句话对了,Lee从头到尾的成长,才是这个比赛真正的亮点。我不管这个比赛是真的还是假的,只从我所看到的评论,Lee一开始那么不自信,每每上台,脸都要红到脖子根,包括到最后宣布冠军的时候,他紧张地都直不起腰,貌似那一刻的时候他依然不是很确定自己会赢。但是,虽然他不是很自信,虽然他也许硬实力不如Crystal好,但是他努力了,争取了,他拿出勇气在台上展现出自己100%所有的一切能力。此外,他一直谦逊的态度也那么讨人喜欢。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最后会胜出的原因吧。所以,其实到最后,谁唱得好也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观众们最喜欢的,是平实,真切,看得见摸得着的平民优秀选手。比赛如此,在生活里也许也如此。虽然我们都不知道这段奋斗的路走到最后是成还是败,但只要自己努力了,付出了,并让自己很踏实了,就是好样的。
第二件事,周杰伦终于出新专辑了。对所有他的歌曲,我对方文山作词的歌曲情有独钟。这个专辑里也一样,那首《烟花易冷》貌似是在网友里反响最好的。下载到他专辑以后,从网上找到了一个网友评论的歌曲好听度的排名。我和小艺便一起一个挨一个地听过去。听到《烟花易冷》的时候,一开始觉得这个歌曲的调子好怪。后来看到歌词以后,觉得不对劲,一查,果然是方文山。一句歌词一句歌词听下去,感动程度逐渐升级,差点儿哭出来。找到了这个歌词背后的关联,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有浓厚的历史背景。于是,整个一晚上,这首歌反复放了不下20遍。听一遍感慨一遍,方文山到底是怎样的神仙,才能撰出这样美得让人心疼的文字来。赶快发QQ给Josh,告诉他,我们将来的孩子,一定要学中文,不管有多难,不管条件怎样艰难,我要教他们中文,中国是一个拥有这样浓厚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的国家,这样的legacy,不可以断在我的孩子们这里。Josh说我傻,并说当然要让他们学。我跟他遗憾地说,说真可惜,你听不懂这么美的词,就算我一个字一个字给你译,就算你弄懂了他在唱什么,但所有的美感、伤感以及言语道不出的其他“感”,都遗失在翻译的过程里了。Josh笑笑,又说我傻,并说,现在不懂,但也许将来就会懂了。
于是,就扯出了一个很复杂的话题来,就是语言的翻译。很遗憾,虽然我研究生时是英汉翻译专业,但是我的翻译真的真的很烂。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当时能稍微把翻译好好学一下,是不是现在就不会因为很多翻译问题而头疼了。语言翻译方面,有两个问题让我和小艺很头疼。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一些英文词的确无法被翻译成中文?从理论上来说,应该不是,照理说,应该都是可以被翻译的,如果觉得无法翻译,那也是翻译者的能力问题,我想,拿出翻译大家来,他们一定可以翻出非常好的版本来。但是,从生活实际上来说,我们的确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专业上,天天经历着自己觉得真的真的无法被翻译成一个很准确的中文词的英文词。这些词我是真的不会翻译,真的想知道到底该咋翻,也算个积累。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看看应该怎么翻。举例子:
seminar:美国有的课的形式(尤其是理工科)是seminar,怎么翻译?别说是“座谈会”,因为中国概念的“座谈会”和美国这个seminar,不一样~
supervision:比如实习的时候,每周都要和主管汇报进度,这叫supervision
hour,怎么翻?“监督时间”?“汇报时间”?“汇报进度”?。。。
refer/referral:比如一个病人不但有身体问题,还有心理问题,于是医生就把这个病人refer给一个精神医生,怎么翻译?是“推荐”?完全不是中文词“推荐”表达的意思~~~
group
facilitation:就电影里总看到的那种,比如戒酒小组,有一到两个串场子的“主持人”,叫facilitator,但又不能被翻译成“主持人”,应该怎么翻译呢?
pendaflex:是学院里给每个学生的那种小文件夹,可以用来放讲义,放作业,大家可以彼此传递东西,放书,放信,都可以放那里,翻译成啥?
concentration:翻译成“专业方向”?那如果这个词是专业方向,那specialization翻译成啥?
field
instructor:这个词完全不会翻。。都没有猜想的机会。。
practicum:翻译成“实习”不知道对不对,如果这个是实习,那internship是啥。。反正两个不一样。
potluck
party:就是比如某个人举行聚会,所有来的人都得带一个菜来,这样的聚会就叫potluck
party,咋翻?
portfolio:
中文也不会说了。。
今天先举这么多例子,以后会经常总结,然后多多讨论。
第二个问题,翻译到底能不能做到保留原味。比如周杰伦这首歌词,能翻译成英文不?能。能翻译成高级英文不?一定能。但翻译完以后,给一个美国人读,他能跟一个中国人读完歌词的感觉一样么?不能。给一个有着浓厚中国经验的美国人读,他能跟一个中国人读完歌词的感觉一样么?不能。当然了,这种不同的感觉本来就是因人而异,比如就算给俩中国人读,感觉也不一样。但我的意思是,翻译的过程中就把语言的美感给搞没了!!就算搞出来了美感,也是不同的美感。。。我也不知道我解释清楚没。。现在也凌晨了,我思想意识有些模糊。。乱七八糟地把自己写进了死胡同。。面壁。。我睡觉去啦~~
周记结束!
p.s.:其实P.S.是本文重点:这周周末去Josh的爸爸妈妈家,还像以前一样,他们家人一如既往地好,Josh一如既往地像天使一样,我们一起做饭吃,他洗碗洗锅,我被蚊子叮,他狂给我各种抹药,各种药。主要想说的一件事是,这周末我惊人地发现了一个小秘密。现在不能说,也不能写出来,因为他会看我文章。这个小秘密的发现,让我也高兴,也不高兴。具体是什么,等到时候再说~
祝大家新的一周加油!睡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