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一篇的婆媳关系文章引来大家热烈的讨论,其中有没接触过婆媳关系的朋友,还有一部分幸运儿,拥有一份非常好的婆媳关系,不是母女胜似母女,而大部分的婆媳关系都是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很多朋友希望能获得一些有效处理婆媳冲突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婆媳冲突。
https://wx3/large/494766f7ly1flwvl28zvkj20gg0eyjro.jpg
一、抱怨的背后,是不被理解的感受。
当大家抱怨婆婆“不照顾孩子,不洗衣服,不做饭,只顾自己娱乐,或者强势控制儿子生活,跟儿子告儿媳的状……”等等,这些“恶狠狠”地控诉背后,可以深深理解的是我们作为晚辈曾经努力讨好婆婆的一份初衷,而这份曾经的努力并没有及时获得一份良好的回报,委屈、愤怒、焦虑、恐惧的感受,和对未来婆媳关系的迷茫搅和在一起,不敢或者无力再继续付出,因为觉得努力的前面是无底洞,不知道何时能填满!这个时候,理解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情绪化的表达,都是希望获得他人的一份支持和理解。好,那我们先理解自己吧!
矛盾发生后,最好矛盾冲突的当日,我们选一个安静的时间和空间,跟自己进行如下的对话:我做了……,很努力但并没有得到婆婆及时的认可,我感到很委屈/气愤/受伤……心情很糟糕。我需要被理解、温暖和支持,如果没有人给到我,我自己可以给到自己……用说或者写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感受、内容,直到情绪平复。
二、受伤害的感受,来自于被情绪包裹的事实
模拟一个问题:火灾发生后,遭遇浓烟我们要怎样才能逃生?
可能婆婆会依照常识告诉你,用湿毛巾捂口鼻逃生,实验证明湿毛巾不能阻隔毒气和高温,反而因为有了防护,人们认为可以安全穿越浓烟,会跑到更危险的地方。这其中错误的是什么,是她受那个年代影响的常识,而我们却在情绪的影响下误读她的善意!
我们感受到的创伤往往来自于我们对事情情绪化的解释,而非那个的事实!
https://wx3/large/494766f7ly1flwvlhsql8j20c80c8jrl.jpg
三、当创伤升华为一段成长,我们可以成为处理婆媳冲突的高手。
冲突已发生,若停留在抱怨的层面,则发展了我们怨妇的特质,同时受挫的感觉会让我们失掉一部分掌控生活的力量感,相信你也不会喜欢这样的自己。
回归理性后,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从儿媳的角色中抽离出来,去看这场婆媳矛盾的走势,是矛盾加剧?还是趋近于平和?是否我们可以吸取教训,设置婆媳相处的原则,表明自己的立场,坚持分开住,或者坚持孩子自己来照顾,尽母亲的职责和义务,而在原则之内,可以适当地满足婆婆的一些要求,比如随时来看望孩子。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协商才能确定的一种相处方式。
有很多人不能选择分开住,是因为对公婆的依赖吗?或者依赖老人照看孩子,或者依赖老人提供经济支援,这样的话问题就演变为——为什么不能强大到独立生活?!
婆媳关系,亦敌亦友,似敌似友,非敌非友。没有清晰的界限,舒适度就靠心理和空间距离!
========================
刘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硕士研究生,曾任百合网天津VIP服务中心婚恋咨询师
https://wx3/large/494766f7ly1flwvkt18a5j20m80m8wh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