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艳 《张大力》(五上)教学材料

(2014-09-15 17:42:42)
分类: 小语高段组

原文

张大力

——节选自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教学目标

《张大力》教学目标的制订(一)

仔细阅读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段目标及内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          独立识字,规范书写生字。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阅读相关作品,扩大阅读量。

4.          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描写方法。

5.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预习作业反馈:

1.          下发预习题,一是因为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二是为了查看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与课程标准的差距。可查阅学生的预习作业,我傻眼了!学生生字标注极少,几乎没有生词注释。难道是冯大作家用词过于通俗?还是学生没有一定的品词析句能力,关注不到大作家用词的准确性?

例如:

赳赳武夫   身强力蛮   喜欢他,佩服他,夸他

稍稍动一动  

俯问 撼 握 挺 举......

2.学生读了多少遍,我找不出真实答案。学生的学习态度太随意。有学生竟然写读100遍正确、流利,又读100遍才有感情。上课我要找这个同学读读。

3.学生读此文最大的收获估计是赏玩了。之余,只少部分发现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记人写事等细节。

4.抄写具有表现力的语句时,大部分学生摘录了张大力举起石锁的第六段,可见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潜力很大的。

5.学生的扩展阅读比例是5/49,仅有10%,少得可怜呀!多读书提高语文水平,用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一方法学生还没掌握呀!

 


                                  小结

结合我们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预习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针对《张大力》预习题存在的问题,特作以下总结:

一、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改变学生预习态度入手

1.          学生预习作业书写字迹潦草,铅笔、圆珠笔、钢笔各色书写都有,且书写没在规定的线上,大小不一,排列凌乱,有损我校书法特色的尊严呀!

2.          内容随意。有学生竟然填写读了100遍达到正确无误,又读100遍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          不去探索。阅读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学生仅有5人,占全年级人数的1%

建议:

教师务必要通过相关事例、资料来正面引导学生,讲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要求

准备专门的预习本,扉页要写上格言,每次写作业之前读一读。

二、   提高课堂效率,从教师检查预习本开始。

预习作业不是教学常规必检作业,但关乎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问卷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写道:我预习过了,老师上课时我就会了。这一句话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情脱钩严重。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都是学生预习会的,岂不白费力气?

故,教师一定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本。这样,教学才能抓住重点、易错点。课堂上,教师才不会搞一言堂。

三、   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预习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仔细阅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张大力》教学目标的制订(二)

再次阅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段目标及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写作的技巧。

3.          略读相关作品,积累语言,扩大阅读量。

 

                                教学设计

《张大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写作的技巧。

3.              略读相关作品,积累语言,扩大阅读量。

教学过程:

一、 检测阅读。

学生自由选择段落,朗读交流。

二、 品词析句。

这篇文章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预测:

1.张大力身强力蛮。

2.天津人夸人的方法很特别。

三、 写法探究。

1.此文对你学习语文的帮助大吗?你收获了什么?

预测:

用词准确

前呼后应

举例说明

2.教师补充:

《俗世奇人》后续《题外话》此书后138-139页,日本的新锐作家南条竹则极通我国文学。他问作者冯骥才所写的小说是否受冯梦龙的影响。作者的回答是:

我受冯梦龙的影响有三方面。写文章:

一是传奇。小说无奇不传,不奇也传不成。传奇主要靠一个绝妙的故事。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所以,选文章,选择事例要突出一个“奇”字。(板书:事例奇)

二是杂学。杂学就是生活,就是知识。我理解为文章内容应是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且作者需精通文章中主人的行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这需要我们多接触生活,多点生活体验。

三是语言。中国人十分讲究文章的功力,尤其单个的方块字的运用,绝不是一写一大片。文章不厌百回改,力争使文章的语言准确、简练。(板书:语言准)

四、 拓展阅读

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小说记录了各种怪异人物。每人一篇,各不相关。这些手艺人靠绝活儿在码头上生存。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你知道几个?

1.  学生之间交流。

表扬:

雨琴、怡真、怡梦、

2.  教师提供阅读素材。

从中你认识了谁?印象最深的又是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