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73号:读红楼,赏经典之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2014-09-01 17:04:32)
分类: 红楼一梦

http://a3.att.hudong.com/65/24/01300000865562128022242494951.jpg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TITLE="1373号:读红楼,赏经典之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

读红楼,赏经典之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本回概述:探春一上任就把王熙凤的代言人平儿给批了一通,并且连续驳了赵姨娘和宝玉、贾环兄弟二人的学例银子,一下子镇住了下面的丫鬟婆子。接下来,她又启动了自己的经济改革设想,因授权有限,先从大观园这一亩三分地做起,于是,一场大包干的改革开始了。

本回看点:

1、探春的改革

2、宝钗的边鼓

探春的改革

平儿被探春顶回去之后,马上向王熙凤做了汇报。王熙凤竟然很高兴,显然,王熙凤太清楚贾府的状况了,男的不顶用,女的不清楚,老的老,小的小,没有一个管用的。况且,贾府很多的规矩都是贾母当家时定下的,传到自己手里已经几十年了,时过境迁,规矩没变,但贾府的收入却大幅的缩减。每年只是靠着八九个庄园来维持。而从乌进孝年终上交的利息来看,这些东西根本不够全年的开销。而仅凭贾府男人们的工资,估计还不够他们喝几顿酒钱的。更不要说贾府了几个姑娘待嫁,几个小伙子说媳妇,一个老太太需要送终这些眼前的事情了。因此,王熙凤这个时候有病是很需要的,她太需要一个人站出来顶替自己一下,让自己稍微喘息一下,看看能否给这个贾府带来一些转机。

可巧,贾探春这时站了出来。她上台来,三板斧树立了自己的威胁,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谋划自己的改革。

她的改革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开源节流。因此,她请来王熙凤的第一秘书平儿来商议,一则可以让他参谋,并提供真实情况,二则可以与凤姐联络,上下沟通。

平儿来到议事厅的时候,探春、李纨和宝钗都在等着她了。她刚一落坐,探春就拿出两件事情让大家讨论:

第一件、园子里姑娘的脂粉钱与内务府上的脂粉钱重叠。用探春的话就是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

细读小说不难发现,探春提出的问题很小,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也确实的一个管理漏洞,那是什么事情呢?就是对大观园的姑娘及丫鬟来说,她们每月是有固定工资的,并且在工资中有一项是脂粉补贴。对于整个贾府而言,内设有一个类似总管的机构,每年做预算的时候,总管办公室也要把女人的脂粉钱单独列入预算,进行统一购置,谁用,谁去领取。但统一购置的,属于政府采购,容易出现高价买次品,所以,大观园的姑娘们一般都不用统一提供的胭脂,如有需要都是自己购买。这种情况大约有一半的比重。一边买来不用,但还有继续添置,一边自掏腰包,占了银子。一个脂粉钱,两边出银子,细水长流,确实弊端很大。于是,探春的第一改革就是把总管的统一采购预算之间砍去,改为,谁用脂粉,谁自己拿钱。想必,这样一改,总管肯定不愿意,因为,自己没有好处了。

第二项改革是比较大的,也是需要找他们几个人商议的。那就是把园子的树木稻田,水塘竹林包干到人,自给自足。探春的改革源于外出交流。年外她随贾母等去了赖大家吃酒,发现赖大家也有个花园。面积不大大观园的一半。但管家出生的赖大终究是理家的好手,他把园子分包给下人,实现了园子的租种。让园子每年产生400多两银子的经济效益。这几百两银子的进项让探春心里一动,毕竟自己的园子比这个大一倍,这样算下来,一年应该至少有800两银子的收入。现在探春暂时管了家,自然想把这件事情做起来。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现实我们所说的包干到人。但鉴于贾府与赖大家的地位不同,不能像小地主一样出租地皮,收取租金。于是,探春她们商议了一个变通的办法。不收租金,以物换租,就是把园子里每年的花销用度分割一下,让承包人分担一项花销,如有人管脂粉钱,有人管粮食钱等等,这样以物换物,变废为宝。另外,大观园里的账务独立运行,不再上交,同时,原则上也逐渐减少对宫内财政的依靠,尽量自给自足。这样做,显然减轻了贾府的财政负担,王夫人理应支持。当然,探春作为管理者,也不参与财务的管理,只是要求承包人每年另拿出十吊钱作为年例给其他人分干红,以平衡其他没有承包人的心理。这样下来,一则节约了贾府的整体开支,二则减少了园子日常维护的开销,三则让大把贴钱的园子有了正常的运作制度,四则让勤劳的人有了一些收入。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多赢吧。

宝钗的边鼓

在探春开始管家的时候,王夫人处于各方的考虑特邀薛宝钗来贾府管理家务,上回我们已经谈到。王夫人让宝钗来管家务是有很强的目的的,她就是想让薛宝钗这个未来的儿媳妇提前介入,热热身,为将来管理家务做好准备。这一点连聪明的王熙凤都不太在意,相反,王熙凤则认为薛宝钗是一问三不知,就是不开口。其实,这是薛宝钗的一贯作风,很有商人家的传统,只要利润不大的事情,是不轻易出手的。比如,在吴登新家的欺负探春刚上岗的时候,她就不怎么出手援助。当出现有利于自己形象的时候,她则会好好的表演一番,把自己推向一个靓丽光鲜的舞台中间,在这一回,宝钗的表演就很到位,所以,在本回的标题上用了一个“敏”探春,对于宝钗则用了一个“时”宝钗。可见,宝钗对实时的把握是很有心得的。当然,我手中的俄罗斯圣彼得堡版的本回题目则没有“敏”和“时”这两个字。如果有着两个更为点题,没有这两个更为含蓄。但无论怎样,宝钗在这里的表现,特别是与探春的配合极其默契,特别有几处的及时点拨,让探春的改革更为完善。如大观园里不设账户;再如药材花卉的管理不用自己的人;再如承包人可以不交租金,但需拿出十贯钱来分给众人,以维持平衡等。这些建议,确保了探春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且,她最后的一段演讲,也以另一方式收复了众人的口碑,这一点,她要比凤姐高明的多。

当如果从宝钗在整部书的角色定位来看,这段长达500多字的“谈话”,又很想她的施政管理报告,这里暂且全文转载一下:宝钗笑道:“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赌钱就是了。不然,我也不该管这事,你们一般听见,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儿,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你们奶奶又多病多痛,家务也忙。我原是个闲人,便是个街坊邻居,也要帮着些,何况是亲姨娘托我。我免不得去小就大,讲不起众人嫌我。倘或我只顾了小分沽名钓誉,那时酒醉赌博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你们那时后悔也迟了,就连你们素日的老脸也都丢了。这些姑娘小姐们,这么一所大花园,都是你们照看,皆因看得你们是三四代的老妈妈,最是循规遵矩的,原该大家齐心,顾些体统。你们反纵放别人任意吃酒赌博,姨娘听见了,教训一场犹可,倘若被那几个管家娘子听见了,他们也不用回姨娘,竟教导你们一番。你们这年老的反受了年小的教训,虽是他们是管家。管的着你们,何如自己存些体统,他们如何得来作践。所以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也为大家齐心把这园里周全的谨谨慎慎,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他们心里岂不敬伏。也不枉替你们筹画进益,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他们之忧。你们去细想想这话。

这段话是宝钗把探春的改革计划修订后向园子众婆子说的。对于那几个承包了竹林、鱼塘、稻田、药花田地的老婆子来讲,一年下来,拿出几个租子钱,结余的肯定不少。而对于那些一年拿着月例,年终还能在园子里分红的其他众人来说,更是天上掉馅儿,何乐不为呢?但是,这桩美差随是探春提出谋划,但却是由宝钗最后总结,可见,宝钗对时机和众人心里的把握的高人一筹的。经她一说,大家纷纷感谢这位未来的当家人。

宝钗的谈话有几层意思:第一、给你们大家分些红利是应该的,但前提条件是不要再在园子里吃酒赌博;第二、我出头协助管理贾府是鉴于王夫人的三五次劝说,而不是自己主动请缨的。理由是其他姑娘小,奶奶又病了,平时里,邻里之间还有帮衬,何况亲戚呢,这样,宝钗这种半推半就地理所应得地进入了贾府的管理层。第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来协助管理家务,那自己要有不妥的地方希望大家担待,不然,让夫人怪罪下来,你们这些三四代的老妈们,“反受了年小的教训,”大家脸面上都不好看。“所以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也为大家齐心把这园里周全的谨谨慎慎,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

不难看出,宝钗是巧妙地利用探春改革的红利去收买了大观园的众丫环,婆子。比较一下,探春以果断的杀伐,干脆利落地处理了吴登新家的,赵姨娘和平儿,看似立了威,但这种硬碰硬的处理方式与王熙凤的管理风格基本属于一个套路,表明压服了众口,但却不能收取人心。这一点,宝钗就做的比较好。这种广施善缘,大家获利的方式,缓解了众人的矛盾,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她这个边鼓敲的很巧,很漂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