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杂谈 |
分类: 聊生活或心情 |
这些天微博上除了讨论“钓鱼岛到底是谁的”之外,还在探讨如何过日子和存钱。一对80后小夫妻每月收入9000,一年却存了90000,足足多了一个零。作为小小月光族的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兴高采烈点开文章并认真阅读了一番。
小夫妻俩每月花费1000,可谓竭尽所能了。诸多手段齐上阵,比如吃父母的,只买打折的菜和物品,除了必要的人情往来,娱乐一律叫停......
有人崇拜,有人鄙夷,有人只是摇头,不可思议罢了。为了存钱,看似埋没了生活。但我在想,他们自己是不是特别享受这存钱的过程呢?诸多乐趣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但对于他们却是真实存在的?同时我也怀疑,这种乐趣可以维持多久!我又猜想另一种可能,他们是不是牺牲现在的生活,只为成就未来的生活?就像我们用信用卡、为房子贷款,就是用未来的钱成就现在的生活,只是顺序不同时间早晚的区别。
说到钱,我想起香港的马家辉与大陆的毛尖女士,他们曾经在论坛上吵起来,那是一个讨论文艺的论坛。吵架源于对彭浩翔的看法,毛尖女士很直白的说她不喜欢彭,因为彭在大陆的一些电影纯粹是为了赚钱,毫无美感可言。马家辉说我们在讨论文艺,为什么要扯到钱,说起钱,没有人比香港人更在乎。我非常认同马家辉先生,有时候谈论事情也许可以更单纯一些,但我们很难做到。比如那对80后小夫妻只是和我们分享存钱的一些技巧,可是我们会自然的与生活、价值观等挂钩。毛尖女士足够真诚,可那些话是我们都知道的,也不想去听的。
钱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它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也可以变得更坏,大概一切取决于你对生活够不够真诚,够不够单纯!
于是我便想到了那部电影:《荒野生存》。20岁的克里斯托弗毕业后,离开家人,放弃优越的工作与环境,走向回归自然的漫漫长路。一路上他遇见各种不同的人,遇到他的爱情,遇到野兽、饥饿,直至最后,他死在了荒野中。这样短短的一生,却比很多活了很久很久的人还要深刻。他说:“我决定要这样一直走下去,自由和单纯的美太美好而匆匆流逝。有些人会问,为什么现在行动,为什么不等待呢?回答很明了,世界不会等你。”他还告诉我们:“心灵的成长来自新的历程”。最后,他留给我们一句遗言:“谢谢上帝,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人生,神保佑你们所有人。分享幸福才会得到快乐!”20岁的克里斯托弗,他的生活是真诚的,是单纯的。
这一类的电影和书籍总是那么多,比如《摩托日记》,比如《练习曲》,比如《转山》。人们看后总是感慨万千,然后继续投入谎言一般的生活。那对存钱的80后小夫妻,他们何尝又不是在欺骗自己呢?可他们也足够真诚,敢于晒出自己的存钱经历!
我们也想要好生活,想要那样一个真正能称得上“好”的生活!想要真的获得,也许只能对自己真诚一些吧?听听自己的内心,活得再单纯一点,相信能足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