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宅精神

(2012-09-17 20:37:06)
标签:

杂谈

分类: 聊生活或心情
早上打开电脑,一则新闻跳进我的视线:上海卫生局将“宅”纳入精神病的可能范围之列,成为重要的衡量条件之一。喜欢宅的年轻人在下面抗议:不知何故,自己竟突然成了精神病。

我首先想到自己,也算得上“轻度宅女”一枚,比如常常周末窝在家里看电影或者看书,睡懒觉一直睡到中午,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亦乐乎。

我又想起廖一梅。你可能不知道,她就是那个著名的编剧,从《恋爱的犀牛》到《柔软》,是的,她也是话剧导演孟京辉的妻子。她曾经一两个月宅在家里,拼命看书,从不出门,连住在对面的父母家也不去。她将那一两个月宅到了极致,但其实,她是陷入了深度抑郁症。我相信,那一两个月对于她来说特别难熬,但一定收获良多。深度抑郁症,也算精神病的一种吧。

台湾作家唐诺曾经说,他喜欢去咖啡馆看书和写故事,因为那让他觉得,自己没有与世隔绝。他一抬头,便能看见其他人。在咖啡馆,他既保持了独处,却也与社会联系着,不至于太过隐遁。但要知道,唐诺可是以写作为生,他大概每天都在写。

宅可能是精神病,但更多的也许是一种精神,追求内心,保持自我的一种精神。周国平就喜欢论独处,在我看来,宅与独处并无二致。有时,我们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需要让心灵休憩,沉下更多的能量。

我在想,“不会宅”会不会也是一种病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