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人自有灵魂
2005年第1期《湖南中学校报》封面、扉页组图
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
【题记】最近有个想法,想将曾经发表过的一些文章适当集中一下。也不赶时间,找到一篇就通过粘贴或将图片转换为文字后就发布一篇,主要作用是录以备忘。此文系本座发表在2006年12月20日出版的《湖南中学校报》创刊号上的一篇卷首语,此刊由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学校报编辑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发表时文章作者署名为周有达。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报人自有灵魂
来源:《湖南中学校报》2006年第1辑
作者:周有达
1998年以前,我省中学办校报的很少,在新闻出版部门登记备案并能连续出版的就更少了,经原省中学校报联谊会、省教育学会报研会几年的推动,现许多示范性高中都办有校报,师生们还亲切地称之为学校的“名片”,如今这张名片的打造者已形成一支蔚为壮观的“校报湘军”。
如何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湘人的又一骄傲,这是省教育学会报研会当前的主要任务,编印《湖南中学校报》就基于这种使命。要办好校报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编辑,目前全省各中学的校报编辑都是业余兼职,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希望本书介绍的一些做法能为其办报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各校报编辑达成如下共识。
一是争做校报出版的探索者。中学办校报是一桩新生事物,办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行政办报,有的是学生办报,有的是处室办报,还有的是校友会办报。因情况各不相同,对校报办报目标的定位,学生记者的培养,发行方法的探索,信息资料的收集都得靠各校的编辑自己去把握。只有让校报更加贴近教学,贴近师生,贴近生活,オ能获得学校师生的认同和校报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争做校报建设的创新者。校报要赢得师生的认可并不断发展壮大,必须不断创新办报理念、更新办报观念,适时推陈出新。如有的校报已实现由黑白、套红到全铜彩的腾飞,由四开到对开,周期由双月报到月报的跨越,这是形式的创新:有的校报成立了编辑机构,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建立了稳定的通讯员队伍,确立了专门的发行渠道,构建了学校办报的新格局,这是管理的创新;有的学校由部门办报,学生办报,整合形成了一所学校办一张校报,并建立稿酬发放制度、用稿奖励制度等,这是制度的创新。希各校编辑充分发挥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在“组编校发”的质量和特色上花大力气,在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数量上下真功夫,共同创造湖南中学校报新的辉煌。
三是争做校报发展的思想者。校报作为一种平面教育媒体,一种师生共享的信息平台,它不仅是学校对外交流的名片,还是记录学校成长历史的日记,是体现学校变化发展的影集,是最好的活页文本和最好的校本课程,在学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报纸的主办者必须高瞻远瞩,做思想的领跑者,既要有政治家的敏感,教育家的理想,又要有哲学家的严谨,历史家的责任,努力让校报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正所谓:报人自有灵魂,校报只不过是工具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