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札记:说课的理论基础及活动实施
在学校的校本研究活动当中,目前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就是“说课”。它是伟大而高效的班级授课制度诞生300余年后,中国人在课堂研究方面发明的一项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说课这种研究方法的流行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始作俑者”是河南新乡市红旗区的一些学校和教研部门。这一教研活动形式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完善,目前说课活动已受到全国各地中小学和教研机构广为推崇。下周湘潭市第一中学将开展首届“名师之路”说课比赛,为此这几天微也足道专门研读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戴汝潜等主编的《说课论》一书及浏览了一些网络上的说课资源。在此,微也足道特将学习札记粘贴如此,也算是针对学校校本教研实际所做的一个虽简短却有系统的说课校本培训。
一、说课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说课?一般来讲,说课是指教师述说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理论依据的教研活动。狭义的说课指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述说教学设计,进行实验操作,总结说课效果,介于备课与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交流活动。广义的说课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无论狭义不是广义的说课,都是以口头语言为表述形式,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所教教材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教师自身和教师群体为对象的一种教研活动。
说课不同于备课和上课。备课是说课的基础,说课是备课的延伸和上课的前奏,上课则是备课和说课的应用与实践。通常来讲,备课的核心内容是“三备一订”: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和制订教学计划,而说课的主要内容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它是对备课设计理念和课堂教学思想的阐释。备课解决的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说课则是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教”,它很好地体现出说课者的教学水平与教研能力。备课的内容直接投入课堂教学,而说课是不直接表现于课堂教学中,它是对教学原则的阐述和分析。上课与说课的区别在于,上课面对的学生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智能等方面的双边活动,而说课的对象是教师或教育研究者之间开展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上课一般有固定时间为45分钟,而说课一般不超过20分钟。但说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与作为教学准备的备课过程一并构成了上课这一教学事件中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学阶段和教学环节。
二、说课的基本特征
任何教研活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哲学原理上讲,客观事物既有普遍联系性,又有自身的特殊矛盾性,这就是说说课当然地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
1、理论性和科学性。从理论性的角度讲,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等方面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教的科学道理以及教的效果,则教师必须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从而养成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科学性指说课的对象一般是专业教师和同行专家,教育素养较高,鉴别能力较强,容易发现说课中科学性方面的缺陷,使得说课者不能掉以轻心,从而促进说课者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学情,从而促进说课者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目的性和预见性。说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熟业务,具有一定教研水平和能力的教师和专家,在说课的评议过程中常能得到高水平的专业引领,真正实现了高层次上的切磋和交流,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是开展说课研究的主要目的。预见性指通过说课和评议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接受情况在专家或同行的帮助下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计,以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3、灵活性和广泛性。说课的灵活性指说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而且切实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备课与讲课紧密结合,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教研与培训紧密结合”。广泛性指说课具有参与的广泛、适用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参与的广泛性指教师及专家人人可参与,个个可表演;适用的广泛性指各级各类学校都可以说;内容的广泛性指任何年级、任何学段、任何学科且无论什么教学内容都可以说。
4、激励性和时效性。说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工作、学习上的精课需求,通过观摩、交流、表彰等说课活动很好地起到了鼓励教师钻研教学,切磋教学技艺,促进教师岗位成才的作用。说课的时效性是指教师能及时获得对上课的有效性帮助,减少了教研与教学之间脱节的现象,有利于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课的重点是“说”,说的内容是“课”,所以要抓住“课”字,突出“说”字,从思路、方法、过程、结构、内容、练习、学生等方面去阐明。通常我们将说课的内容分“四层”,即说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及教得“怎么样”,具体来说就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即“五说”。
1、说教材——简析教材。就是说授课章、节、课题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说课程标准对本教材和本课题教学的要求,说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说对教材的处理等。一句说就是说课者要说出如何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来处理教材,以实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2、说教法——阐述教法。就是说出为什么要依据你所提出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说课者要以“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来驾驭课堂,可以主说选择怎样的方法,选择方法的依据,运用这些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你的改进意见和创新是什么?,选择的方法,既适合教材、课型的特点,又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例与教理水火交融、有机结合。
3、说学法——介绍学法。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所以教法和学法密不可分,选择何种教法一定要根据学法来定,且要说出选择这种学法的理论依据,以达到既上学生“学会”,又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4、说教学过程——概说过程。说教学程序就是指要说清楚你的课堂教学安排及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是说课最具体的内容,是课堂教学能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保证。可以说课型,说流程,说板书,说作业等。
5、说教学效果——预测效果。说效果是说课的总结与评价内容,主要是说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即说出对操作的结果检测、总结和评价等,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具体就是说“落实”,说“成败”,说“改进”等。
总之,说课就是要教师展示“一桶水”的质和量,同时还要表明不从何来,这里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与实际的广泛联系,是教学理论实际分析与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统一。同时,一定要清楚说课不同于上课,一定不要照读教案,一定要沿循“课”路,选准“说”法;变换“说位”,找准“说点”;把握“说”度,把课“说”活。
四、说课的评价
说课评价的方法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此不宜讨论过细。总的来说,评价说课从内容的角度可着重考察说课者是否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和驾驭教材;是否能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确实课堂结构,制定教学策略;所阐述的方法是否切合学生实际等。从说的方面主要看说课者是否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是否突出亮点,注重细节;是分块介绍,还是按部分阐述或按照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另外,还可考察说课者在语言表述上,是否论述问题时是否言简意骇,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而不是陈词滥调或泛泛而谈。
具体来说,可根据“五说”内容对应来个说课“五评”。即一评对教材理解的深刻性、科学性和掌握的纯熟性;二评运用教法的适合性和艺术性;三评指导学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评驾驭教学进程的艺术性及教学步骤安排的周密性、计划性;六评总结效果的客观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如果无法对说课进行课后评价,一般就改为对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水平及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的能力等进行评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