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本研究:课堂是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

(2008-10-22 22:44:55)
标签:

校本教师

教学能手

听课评课

公开课

示范课

教研室

教育

分类: 教育瞭望

校本研究:课堂是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

——湘潭市一中2008年“十佳”教学能手示范课展示活动述评

 

        10月13日~17日,学校教研室成功组织了2008年校级“十佳”教学能手示范课展示周活动,共有10位教师(其中文科教师5人,理科教师4人,体育教师1人)在三尺讲台上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他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教学手段给听课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校长彭奋强、书记王昕、常务副校长杨翠英等带头深入现场多次听课,赢得了执教者和听课教师一片赞许的目光。教研室主任周有达除教学任务冲突外堂堂跟进,以听9场示范课成为全校之最,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综合本次“教学能手”示范课展示活动,概括起来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活动组织一丝不苟,效果突出

       1、目标明确。据统计,中小学生90%的在校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故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关键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次学校“教学能手”示范课展示,以同伴引领、集中示范、取长补短、提升校本教研内涵为目标,就是本着立足课堂,立足教学,立足教师的原则。

       2、计划周详。活动开展前,教研室认真调研、充分考虑、科学安排,使得80%的课安排在周三周四的文科、理科教研活动日,方便了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听课、评课。

       3、任务具体。本次活动前教研室对各教研组下达了明确的教研任务:要求教研组长科学组织本组教师准备示范课并带头听课;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没有教学冲突的教师尽量听课,并适当听听相关或相近学科教师的示范课;要求全校教师至少听2节课并作好听课记录等。

       4、宣传到位。为认真做好本次教学能手示范课展示活动的宣传工作,教研室将刊有相关通知的第47期《教研简报》下发到了高中所有科任教师,方便了教师了解相关活动事宜。其次,教研室还以公告的形式在校园内张榜公布了示范课活动安排,并通过学校周工作安排、校报、网站等时报道有关活动情况,起到了良好的广而告之的作用。

       二、十位能手精心执教,示范性强

       1、准备充分。“教学能手”们为上好本次示范课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的教学设计精益求精,文本规范,有追求创新的理念。凡教室里有多媒体的执教教师都运用了教学课件,这样既保证了教学容量,又强化了教学效果。少数教师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的临时调换了教室,有的特意将示范课改在公共多媒体教室等。

       2、示范性强。所有示范课在教学设计上线索清楚、思路流畅、结构完整。在教学过程中都注重人文关怀,突出学生表现,尊重学生意见,师生关系融洽。已实施新课程的高一、高二年级教师展示的示范课都能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并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这两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研究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特色明显。在展示的10堂示范课中,充分体现了教学能手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如有的教师神气十足,讲课风趣幽默,教学极富感染力,使学生如痴如醉;有的教师底气十足,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动多变,学生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还有的教师则张力十足,课堂举例信手拈来,问题剖析逻辑性强,启发学生游刃有余,深爱听课教师的好评;还有的教师人气十足,所上课学生们信服,听课者佩服,在场的专家折服,被公认是名副其实的教学能手。

       三、打造名师,提升特色任重道远

       1、教学机智应当进一步培养。在观摩这些示范课中发现,教师被教案牵着走的现象较为明显。一些教师因过分关注课堂教学的进度,而忽视了课堂的生成性,致使讨论问题时不敢展开,师生交流流于形式,表明缺少灵机应变的本领和以生为本的教学作风。二是不善于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课堂上学生对所学内容往往是陌生的或似懂非懂的,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错误,而一些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常常用“不对”、“不能”等应付或回答,却较少有借题发挥就此展开来系统地纠正学生错误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现场直播,由此看来作为教师一定要苦练课堂驾驭能力,力争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2、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次“教学能手”的示范课,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如下通病。一是一讲到底的“满堂灌”依然存在。如有些能手的示范课几乎是一讲到底,80%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灌”,而且是高科技的“电灌”,课堂变化相对太少。二是一问到底的“满堂问”大有市场。如有的能手虽然抛弃了“满堂灌”,却转变成了“满堂问”、“随口问”,所提问题就是“对不对” 、“是不是”等缺少深度与广度的问题,提问成了走形式,甚至成了口头禅。三是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多媒体,反正一堂课就用多媒体“雷”到底,教学过程几乎成了学术报告展示,学生差不多成了“电影”观众。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愿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潭中精神能在潭中的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

       3、教学特色亟需进一步锤炼。纵观多堂示范课,发现教师们上课越来越注重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却忽略了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这一道理。如课件制作不仅追求唯美,而且还插入一些分散学生注意力的Flash动画;如有的教师为了获得满意的观赏效果,还临时调整讲授与教学进度不相关的教学内容等。其次,本次示范课中一些教学能手都把自己最本质最具特质的个性给忽略了,以致所听之课有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因为这些课知识是书本上的,思维是经验性的,教学是技术化的,既看不出教师板书的风采,也显示不出教师张扬的个性,更没有达到让学生“神魂颠倒”的地步,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仅是一个符号而岂。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出现,学生“搜商”的不断发展,对只拥有知识的教师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教师死了”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此看来,“授人以渔”才是教师乃以生存的不二法门。

       4、教学改革务必进一步深化。此次“教学能手”所上之课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为数不多,有些听课者开玩笑说,尽是一些“山寨课”。其实,实施新课程的本意就是要解放教师和学生,来一次地地道道的教学的革命、学习的革命。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考虑“如何教”转变成考虑学生“怎样学”,变考虑写“教案”转化为写“学案”,变“教堂”①为“学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教师从训导者、控制者、管理者、仲裁者向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转变。笔者在长沙岳麓山求学时记得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的自卑亭上有一副这样的对联:“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在此转赠给各位同行共勉。

       教师的成长在课堂,舞台也在课堂,所以课堂值得教师倾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去实践、去完善、去发展,因只有有了成功的课堂,才会有成功的教师,也才会有成功的学生。

       

       注:①此处指教书的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