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狠抓竞赛培训 发展个性彰显学科特长
——对2005年学校高中学科奥赛培训工作的分析与反思
2005年高中各科学科奥赛已全部结束,学校共获得省级一等奖1人,省级二等奖17人,省级三等奖4人(省二三等奖不含信息学奥赛),并获市教育局2005年度培养学科奥赛选手先进单位称号。盘点一年来的学科奥赛培训工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迪。
一、回顾过去,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主教练们的辛勤耕耘
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奥赛培训工作,制定了相关制度,加重了奖励权重。作为培养学科特长而特设的奥赛培训班已成为学校教研教改的实验基地,培训、选拔和产生优秀学科奥赛选手的大本营;奥赛主教练作为学科奥赛培训的负责人,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通、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富有创新精神,是名符其实的学生竞赛的引路人、开拓者。这些年,在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教研室的具体负责下,学校奥赛培训工作一直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着,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为大批优秀学生搭建了提升自我的平台,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
如果说教师的压力大,那么,示范性中学教师的压力更大,而示范性中学任奥赛培训的教师所承受的压力则比一般教师还要大。学校的奥赛主教练们就是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执著地工作着。在2005年任奥赛培训的主教练中,人人都是教学骨干,个个都是超负荷工作。他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全力以赴,无怨无悔。高三数学奥赛主教练陈瑞文是早些年从湘机中学引进的数学竞赛优秀人才,先后两届任奥赛班数学课教学,他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每天为培训牵肠挂肚,上课特别准时,从不迟到一分钟,学生对他的评价相当高;物理奥赛培训主教练王立勇担任教研组长,教学任务量重,他中途接手奥赛培训班,不计较、不叫苦,全身心投入培训工作,很快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他经常主动邀请专家来校为学生讲学,积极联系高校,带学生做相关实验,采用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化学奥赛培训主教练刘炎昭有着丰富的培训经验,他连续两届担任化学奥赛主教练,两届都培养了获省一等奖的学生(2003届学生贺宇雨理论成绩为全省第一名),一举成为学校化学奥赛培训的骨干教师;生物奥赛主教练熊亮在培训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她多次牺牲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赴湖南科技大学等地进行实验操作或野外考察,使学生受益匪浅,特别是2005年上学期她一边要上高三的复习课,一边又要上高二的培训课,准备学生参加省赛,这种忘我精神倍受学生称赞;信息学奥赛培训主教练汤甫安担任信息组教研组长,负责学校信息技术方面的许多具体工作,事务繁杂,任务重,但他坚持搞好每一次竞赛培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二数学奥赛培训主教练马子成任劳任怨,从学校大局考虑,服从学校安排,努力完成培训任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粟英老师接手高二数学奥赛培训教练后,克服家庭的困难,全身心投入培训工作,学生都十分喜欢听她的课;物理奥赛培训主教练王亮面对学生基础较差,丝毫不讲价钱,尽心上好每一节课,直到只有一个学生愿意参加培训,才服从学校安排离开了心爱的培训岗位;化学奥赛培训主教练王元安系2005年调入我校的骨干教师,一来便担任了班主任、四个班的教学任务,还坚持带奥赛培训,周课时达20多节,但他毫无怨言。生物奥赛培训主教练章爱兰的嗓子一直不太好,但她从不以此为由放弃对奥赛培训的钻研,也正是这种坚强执著的精神,使她成为了享誉三湘的金牌教练。高一数学奥赛培训主教练夏晓凡任班主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还有校长助理等行政工作,但数学奥赛培训从未放松,教学、培训与管理样样都做得十分出色;物理奥赛培训主教练刘玉蛟工作踏实、认真、严谨,对待培训工作一丝不苟,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化学奥赛培训主教练周有达作为学校教研室主任,管理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但对培训工作身先士卒,从未有半点疏忽,总是以饱满的热情高效地完成所有工作,并获中国化学会嘉奖。我校目前奥赛培训主教练工作任务都很重,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将别人休息的时间都放在了培训工作上;竞赛培训课经常在放学之后和周末、节假日进行,当别人都在家中轻松的看电视时,教练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当别人相邀假日外出游玩时,教练们却只能谢绝邀请,一头扎进培训资料中。教练们忘我的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的爱戴,学生的成绩中凝聚着教练们辛勤的汗水。
二、面对成绩,冷静客观地分析我们的收获与不足
2005年已经过去,回顾过去一年的学科奥赛培训工作,尽管只有22人获省级奖励,但成绩来之不易,发展势头令人鼓舞,但也有一些亟待完善和努力的方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2005年学校在数、理、化、生及信息学奥赛中的获奖成绩:
表1:2005年学校学科竞赛成绩一览表
获奖科目
|
学校省级获奖情况
|
全市省级竞赛获奖情况
(省一等/省二等/省三等)
|
省一等奖
|
省二等奖
|
省三等奖
|
高中数学
|
0
|
1
|
2
|
4/
9/ 13
|
高中物理
|
0
|
5
|
1
|
0/
16/ 10
|
高中化学
|
1
|
5
|
0
|
4
/ 27/
4
|
高中生物
|
0
|
6
|
1
|
0
/ 25/ 11
|
高中信息
|
0
|
暂未公布
|
暂未公布
|
1/
?/ ?
|
表2:近三年学校学科奥赛对照表
获奖科目
|
近三年学校省级获奖情况
|
|
省一等奖
(03年/04年/05年)
|
省二等奖
(03年/04年/05年)
|
省三等奖
(03年/04年/05年)
|
|
|
高中数学
|
0
/0 /0
|
2
/3 /1
|
2
/4 /2
|
|
高中物理
|
1
/0 /0
|
5
/3 /5
|
6
/2 /1
|
|
高中化学
|
5
/1 /1
|
9
/6 /5
|
0
/1 /0
|
|
高中生物
|
2
/0 /0
|
5
/6 /6
|
5
/1 /1
|
|
高中信息
|
0
/0 /0
|
3
/6 /?
|
2
/4 /?
|
|
2003年
|
省级获奖人数总计:47人次
|
|
2004年
|
省级获奖人数总计:37人次
|
|
2005年
|
省级获奖人数总计:22人次(不含信息学省二三等奖)
|
|
面对2005年学校的奥赛成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数、理、化、生奥赛也获得了省一等奖1人,省二等奖17人,省三等奖4人。但我们又感到很遗憾:化学、生物等奥赛优势学科如今强势不再,数学等薄弱学科不见起色,如2005年全市数学有4个一等奖,我校却与此无缘,且连续三年没有见过一等奖;2005年物理、生物、信息学奥赛尽管全市仅拿到一个省一等奖,但我校获奖总人数比县一中、湘乡一中还是有差距,且其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从获奖总数来看,学校近三年总体呈现逐渐下滑的规律,令人诚惶诚恐,如果不奋起直追,怕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尽管奥赛培训在这几年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发现了一批具有特长潜质的学生,但与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情况是大不相称的。
通过对成绩的分析和培训过程的监管,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教练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严重,培训热力不足,优秀教练后继乏人;二是学科竞赛奖金未能及时发放,削弱了主教练的积极性,而且实际报酬并不高,与压力大和实际付出相比缺乏吸引力;三是升学压力大,家长和学生的功利思想越来越重,认为奥赛培训是“陪太子读书”,学生兴趣越来越小;四是时间地点安排、教材购置等不到位,给培训工作带来了被动,抵消了主教练们一部分工作热情;五是各级领导监管不实,学校各工作主体之间协调困难,导致管理出现矛盾丛生,调度混乱;六是奥赛主管部门实际执行能力有限,对外交流渠道不畅,相关资源难以保证。
三、展望未来,需要我们卧薪尝胆去创造学科奥赛的奇迹
1、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培训主教练的工作积极性。学科奥赛作为一项为学生谋求发展、为学校赢得声誉的重要工作,需要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也需要学校加大对竞赛培训的投入力度,为教练谋福利;有时奥赛培训主教练的工资拖着一年才发放,取得了成绩不能及时拿到奖金,使奖励失却了原有的激励效应,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再者每年年终评优时,对做出杰出成绩的主教练,一点精神嘉奖都显得很吝啬,引导机制严重缺失,导致人心涣散。因此,加大投入力度,多作精神鼓励,切实保障各项学科奥赛培训的工资、奖金按时发放,对提高培训主教练的工作积极性尤为重要。
2、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适当减轻培训主教练工作负担。奥赛培训主教练的工作量都很重,很多老师都有较重的教学任务,还兼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工作,这必然导致教练投入培训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身体也不堪重负,而学校在安排工作时没有很好做到统筹兼顾。我们建议,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培训主教练的工作量,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去,为培训工作创造最大的效益。
3.调整培训策略,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面对学科奥赛优势科目强势不再的现实,我们应该及时适度调整政策,在重点学科引进优秀主教练,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学校对没有竞赛优势的学科也要加大扶持力度,用“田忌赛马”的方略去与其他学校抗衡,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4.强化培训管理,为培训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对学科奥赛培训的监管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年级教学安排与培训相冲突,使得培训工作只能退居其次,目前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比较重,升学压力减少了学生参与培训的兴趣,当培训空间受到挤压后,学生对培训的投入程度更是难以保证。相关教研组应积极负起对奥赛培训的业务指导作用,有的教研组校本教研无成绩,奥赛培训无成果,绩效考核无成效,对此应主动反思。同时,奥赛培训管理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统一安排好奥赛培训的时间、地点,在相关条件上予以保证。另外,在订购书籍、印制试卷等方面,都要为培训工作提供便利。
5、改善教学方法,强化培训主教练责任意识。我校奥赛培训有较好的基础,以往的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应该在继承中发扬,在实践中完善。培训主教练一方面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地获取相关讯息;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扎实认真地钻研学习。主教练既要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又要在解题实战中积累经验,还要在交流探讨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只有把责任牢牢记在心中,才能时时处处想到学生的利益,才能想方设法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才能千方百计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主教练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培训方法不断改善,才能为培训工作注入源头活水,从而取得新的好成绩。
6、完善奖励机制,从多方面为主教练谋取福利。教师是一个看重自我价值的群体,对他们的重视、鼓励、支持有时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因此,在对竞赛培训进行奖励时,除了及时兑现培训成绩专项奖励外,提高主教练的政治待遇也很重要。比如,学校要为主教练提供学术研究、信息交流、外出参观的机会,在评先、评优和晋级中,主教练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不断完善奖励机制,激发主教练的培训热情,对提高培训质量大有裨益。
7、调整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职能处室作用。目前,学校奥赛由教研室负责管理,鉴于学校工作的实际,有必要做出调整,建议由教务处主抓此事。因教研室不管教师安排,不管时间分配,不管器材场地,不管人员奖惩,不管报酬发放,不管学生选拔等,制约了奥赛培训工作中的相关管理,不利于奥赛培训工作的开展,若继续由教研室负责管理,必须有一名校级干部着力抓,并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相信,有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奥赛培训管理部门的认真、科学监管,学校各方力量的全力支持配合,全体学科奥赛培训主教练卧薪尝胆、齐心协力,学校学科奥赛必将创造新的奇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