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陪护”面临现实难题

(2010-07-12 17:54:37)
标签:

无陪护

医院管理

医疗改革

护士价值

杂谈

分类: 医生哥谈医院管理

医院病房“无陪护”面临现实难题

 

   中国医院“陪护多”是中国医疗制度的一大特点,也被誉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一项措施被领导们赞扬。目前,卫生部正在努力纠正这种“无秩序”的乱象,我表示赞同!昨天的文章也许很多不知道护工是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所以反响不怎么强烈,但是“陪护”可能大家就清楚许多。陪护有亲属,有朋友,更有请护工,五花八门。

 

   目前开展的优质服务活动,很多医院开始了“无陪护”病房的试点。所谓“无陪护”,就是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全部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承担。而实际上,在一些医院发现实行起来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认识的问题,也有实际的问题。

 

   首先,护士床位比太低。据一项对全国400余家医院所做的调查表明,医疗机构病房护士与床位之比平均为0.33:1,最低的仅为0.26:1,还达不到卫生部1978年提出的0.4:1的要求。甚至过去以来被认为是管理先进的医院都是出于这种护理队伍严重缺员的状态。甚至在“减员增效”中,护士作为一群“消耗”被裁减!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只能先做那些必须要做的医疗护理,病人的生活护理只能由家属或聘请护工承担。有护士说,如果护士床位比达不到0.7:1,这种“无陪护”病房几乎是不可能得到推广的。

 

   其次,臃肿低效的医疗体制对“无陪护”病房的制约作用显著。护士反映,现在的护理工作大繁琐,太多的文书工作占用了有限的护理资源。在多数医院,吊瓶力口药工作仍然由各病房护士来完成。如果像有些医院那样统一由药剂科在无菌条件更好的配液中心来完成,不仅能够减轻护士负担,还能保证液体质量,减少输液反应。

   第三,护理收费标准普遍偏低。在“护理工作不挣钱,多雇护士多赔钱”的

观念驱动下,有的医院为降低人力成本,在护士人事制度管理上实行"双轨制",有编制的护士越来越少,聘任制护士越来越多,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造成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有所下降。

    一些医院管理者认为,有关方面应及时出台政策措施,有效解决上述3个问题,以防“无陪护”病房试点出现“雷声大、雨点少”的现象。

 

     看来,一个小小的“无陪护”也许遭到各方的挑战,尤其是将遇到一些政策性的挑战!问题还是:我要给患者一种什么样的服务?如何真正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