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立医院代表了政府的意志吗?

(2009-12-15 02:21:22)
标签:

医疗改革

医疗资源

资源整合

联网

托管

杂谈

分类: 医生哥谈医改

公立医院代表了政府的意志吗?

——从香港医管局的联网体系谈资源的共享

——从香港医管局的联网思考管办分开

 

   大家也许不会关心这样的一个话题,但这确实是一个与医改密切相关的话题,越是资源不足越要探讨一种共享的路子,香港如此,大陆更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医改连这个“小小”的动作都做不成其他“伟业”更是难上加难。有人借批评我批评政府:多做实事。我想这就是实事了。

 

   我曾经说过,公立医院公益性多与少,代表着政府的意志。也就是说,政府想或者能够提供多少公共服务给民众。今天的题目似乎大了一点,但是,看完本文之后再返嚼一下,也许品出其中的味道。


   我在中大黄埔医院庆典活动上推崇的一种区域医疗联网的做法,不知道大家思想过没有。我们有没有注意到香港的一种做法。或者只是提一提,有没有议一议,进而再学一学呢?我可以说确实没有人去“解剖麻雀”探其究竟。香港,很多人都去过,都看过,对于香港想医疗大多数人的感觉是“学不到”,而且认为是“钱”的问题。我并不否定医改最关键的是政府投入的问题,但是我们有没有去研究每一项政策制定的观念呢?有没有去研究其精髓呢?

    我不知道香港“联网”的经验取自何方,但,“似曾相识”。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在改革初期的三级医疗网制度,时过境迁,这种制度是否还有生命力呢?答案是:有!只不过更加容易实现了!问题是,我们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将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泼走了。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医院管理局联网的背景。

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为香港市民提供全面的公共医疗服务,辖下有一个总办事处、41家公立医院、48间专科门诊诊疗所及74间普通科门诊诊疗所。医管局把全港41公立医院代表了政府的意志吗?家医院按地域分成七个医院联网(见下图),把同一个地域的数间医院组成一个联网,内有急症医院、康复医院及精神科医院等等,合力为该区提供各类的医疗服务。


 医管局拥有高度透明问责的管理监督机制,其最高决策层是医管局大会。大会成员由政府委任。此外,更设区域咨询委员会和每家医院的医院管治委员会,议会成员由公众人士担任。

 一个法人身份:医管局是一个整体的机构,所有的公立医院皆以医管局为唯一的法人代表。


 每个联网医院角色定位清晰,服务互补,保障医疗资源不会重迭
 全港共有约31,000多张病床,医管局占约27,000张,达90%。
 医管局现有54,000员工(包括前线),是香港特区政府以外最大的雇主。
 医管局亦负责管理及发展所有医疗专业,包括医生、护士、专职医疗等(专职医疗包含的职系有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药事管理、言语治疗、临床心理等、营养师、放射诊断、足部治疗、义肢矫型等等十多个不同医疗职系专业人员。)
 
   联网的的任务非常清晰,也是我们在医改新方案里试图要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定位要明晰的地方。香港在行政管理区域或与如同我们广东的一个区或者一个地级市,但是它的医疗与区域的划分非常明晰。


   联网之后,医管局成立了一个总办事处与联网着非常明显的分工与任务。


 医管局总办事处与医院联网有不同的分工。总办事处是否也可以定位我们要成立的“医院管理局”呢?他们总办事处主要负责整体规划,厘定整医疗发展,并负责整体的质素控制及服务统筹,包括医生及其它专职医疗的培训和发展,亦要处理医疗事故和病人投诉。医管局所有公立医院,均必须依照一套统一的管理制度运作。这些制度由医管局总办事处制订,联网医院负责执行。统一的制度和系统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及培训、服务发展、后勤支持服务、信息科技、临床程序守则,病人病历纪录,知识管理,药物采购管理,大型设备采购管理、服务素质保证、风险管理等。

 

 以往医管局未有联网系统时,可能就像今天的大陆医院各自为政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局面,当然香港联网前的医院自主权还是没有大陆这么强,但是香港每家政府医院均独立管理的权利和欲望,以致出现一些不协调的情况。因为每家医院均有各自的发展计划和理想,导致不合作甚至恶性竞争的情况,亦造成服务重迭及资源浪费。故此,医管局在2002年推行联网制,每个联网由一名联网总监领导,就联网内每一家医院的定位和服务作出规划和协调,包括发展、建设及资源分配等,服务变得集中,而人事和资源也可以较灵活调动,故整体来说,联网制度下的资源配置、规划发展,可以互相协调及互补互助。

 

 医管局通过每年“工作计划”厘定服务的质量水平。工作计划的制订揉合政府、小区、专业发展等各阶层意见和需求,经过大量协调工作,最后根据资源投入情况得出的成果。医管局工作计划书是公开档,每季定期内部汇报工作成效及达标情况,是医管局代表政府对公营医疗资源使用的问责透明表现。

 

   以上是我了解到的香港医院联网系统,是否很值得我们深思呢?什么是科学发展呢?不言而喻。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目前大陆医院的“势力分化”——一种政府缺位的群雄崛起、诸侯割据混乱的市场状态,似乎每个医院都是政府的“发言人”,都是体现政府意志的代表。

 

   他们又如何对各联网系统进行绩效考核呢?今天的篇幅太大,请继续关注明天的博客。如何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09-12-15 21:00:32)


   建议复习:《公立医院董事会制度可行否?》公立医院可以不姓公?(2009-10-21 ) 医院还是“事业性”单位?(Ho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