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担心为博客丢掉乌纱帽

(2008-08-01 06:39:52)
标签:

官员博客

廖新波

东方卫视

杂谈

分类: 传媒里波子哥

 [每日一感悟]  乌纱帽可以带在头上,也可以放在桌上;但良心与正直之心可不能随意放下。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我可能做不了,但是我要做一些明明白白的事情。

 

做客东方卫视《七分之一》栏目2008年5月18日播出(下):

      

不担心为博客丢掉乌纱帽

  

    (采访)我没有什么可失掉就是一顶乌纱帽随时可以拿下来的

  (解说)行医二十载 有感慨 有无奈

  (采访)互相不信任这个是医患矛盾的一个最大的症结

  

  正文

  【解说】

  廖新波的博客是在两年前开的,由于他屡屡敢于碰触热点问题,逐渐被冠以“中国第一高官博主”的称谓。但廖新波率直的性格和敢言的作风,总让人觉得他有几分“另类”,更有人担忧他的仕途。

  记者:你有感受到一些压力吗?

  答:其实压力是有的。

  记者: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什么地方?

  答:我也不敢说。

  记者:你也有不敢说的?

  答:我也有不敢说的时候。/到现在为止也有人在告诉我,还是悠着点好。

  记者:我看到有一篇报道上面说,你给大家的回答是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领导给你直接的批评。这个直接的批评怎么理解?是有委婉的暗示吗?

  答:没有对我直接的批评绝对是正确的,是事实。但是间接的批评,或者在别人的面前的批评有没有,谁也不敢说。但是我也有我的警觉,政治敏锐性我是有的,我也觉察到有些领导是担心,担心我作为一个这样的位置的人。会给政府给部门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记者:开了这样一个厅长博客,而且时不时地语出惊人,你不担心丢了乌纱帽吗?

  答:我不担心,有很多人让我小心,什么言多必失,甚至最近也是这么说。其实我觉得我失掉什么?我没有什么可失掉,就是一顶乌纱帽,随时可以拿下来的。我不做这个事可能我会因为其他事乌纱帽没了,因为做干部的现在压力也不小,如果都是战战兢兢的,都是瞻前顾后的,你还干什么事业?而且我干这个事业,开这个博客,并不是有害处,而且怎么样都是为我们的民主行政树立一个探索,我觉得是有好处的。

  【实况】

  (画面描述 健康日活动现场 演讲 做运动)

  一个社会没有最低的保障是国家的悲哀,而个人不能给自己的身体一个保障是自己最大的悲哀 (大意)

  【解说】

  1956年,廖新波出生于广东,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工作了二十多年,从普通的病理科医生一直做到副院长,2004年2月起担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主管医政和外事工作。他还有两次到海外求学的经历,对于国内外医疗体制的利弊都非常熟悉。2006年开写博客之后,廖新波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喝彩,这些忠实的粉丝们甚至被称为“菠菜团”。

  【采访】

  记者:应该说一个副厅长在网络拥有很多大量的“粉丝”,这在官场上也是一个挺特殊的现象,你是不是也挺喜欢这种感觉的?

  答:蛮舒服的这种感觉,因为最幸福是被人承认,当你一种观点,甚至一首诗词得到人的赞赏,你高不高兴?当然高兴,有种成就感。

  记者:也有人说这是走形式,官场之外的一场“秀”,你不担心别人也这么看你吗?

  答:“开博”不是我们执政的唯一的方法,也不是我们听取民意的唯一的办法。/对一些想“开博”的官员也要/注意,等待他的不是赞扬而是批评。

  【解说】

  博客也常常令廖新波很受伤。2008年3月,他在博客里贴上了自己参与无偿献血的照片,结果遭来了网友一片“作秀”的骂声。

  【采访】

  答:如果你问我最难受的是哪一块“砖”呢?我可以告诉你,就是“献血门”。那块“砖”打得我确实是很疼。因为作为我一个主管医疗的,也是抓全省的献血工作的,我带头献了两次血,但是得来的不是一种赞扬而是一种讽刺。

  记者:早知道这样你会把照片放上去吗?

  答:我一定会。/因为无偿献血是我们的国法所规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的。/大家对我的一种说是出风头什么的,我觉得这对我是一种甚至有点侮辱,我觉得这个是最伤心的一块“砖”。/大“砖”小“砖”什么样的砖我都受过,诽谤的,恶意中伤的,甚至是一些歪曲的。

  记者:这个时候摆在你的面前是两条路,一个是继续坚持走下去,还有一个就是后退一点、收敛一点,您选择是什么?

  答:如果让我选择,我肯定是继续,我不会后退。

  【解说】

  其实,对廖新波来说,他要办博客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医患双方沟通的平台。“板砖”也好,鲜花也罢,支撑他行为背后的关键词就是“医患关系”。

  【采访】

  答:我为什么要办这个博客,其实很大一种原因就是建立一个平台,医患沟通平台,让大家都理解医生,也让医生多多理解我们的患者。

  记者:在你这些言论背后,是不是也体现出你对目前医患关系是极为不满?

  答:应该说不满意。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去努力。

  记者:你觉得症结在哪里呢?

  答:互相不信任,这个是医患矛盾的一个最大的症结。

  记者:您觉得最好的解决途径是什么?

  答:有效的沟通才能得到相互的信任。为什么医患矛盾这么突出?其实就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问题,还有一个沟通的问题。

  记者:在你这种“出位”言词的背后,到底哪里来的底气?

  答:说我是率直的官员,其实我很认可这句话。/但是说真话必须有一个环境,这个环境是允许你说真话的。

  记者:想请你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你自己的性格或者什么。

  答:没门,我的性格没门,我永远是敞开的。/ 我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永远关着通往昨天的门,打开通往明天的门。/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我可能做不了,但是我要做一些明明白白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