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注意的一种蝴蝶现象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蝴蝶效应,不解。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只蝴蝶领头,千万只蝴蝶跟上来,飞奔向往的地方。
后来查阅了有关资料,才知道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来自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的一篇论文总结出来的一个自然现象。也就是说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在这个确定的系统中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重复、不可预测,处于混沌状态。这种混沌现象无处不在的,而且引起系统内发生极大的变化,甚至可以影响到系统外。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是这样描述的:“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为什么他们不用海鸥、候鸟等其他动物现象而用蝴蝶这个美丽的名字呢?原来,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而这个图像是混沌得像一只蝴蝶张开煽动的翅膀。
最有说服力的是最近波及全国19省区的冰雪灾!在始料不及的情况下,甚至11月气象部门就预测今年暖冬已成定局的假象下,没有觉察混沌世界中隐藏了一只貌似美丽的蝴蝶。这只蝴蝶出现后,生命力极强,延续的时间出乎意料地长。这只蝴蝶带来的是什么样的连锁反映呢?
这场冰雪天气带来的电力短缺,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电煤更加紧缺。本来就紧缺的煤炭市场至少还有一段时间受到很大的影响。
冰灾-缺电-缺煤的中国系统内的现象又波及系统外,为石油、煤炭价格不断攀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本来岌岌可危的全球经济产生更大压力。
正当世界各地的种种因素导致煤炭供应日益紧张之时,中国对煤炭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一连串的国际石油和煤炭市场的自身变化,如澳大利亚的大型煤矿遭受水灾;南非电力短缺,减少了对欧洲的煤炭出口;俄罗斯,由于铁路运力不足,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之一,去年该国的一个核电站因地震受损导致煤炭需求成倍增加;发展迅猛的印度煤炭进口正在不断增加,印度尼西亚高质煤炭的储量正日渐枯竭……。
这就是一种蝴蝶效应。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分析气象,也广泛应用到股票市场等。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 或 “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一个蝴蝶效应要持续多长时间,产生什么更大的影响,应该是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