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血压病的防治看健康教育的投入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除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主要的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进而导致并发症、生活质量下降、残疾和死亡。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对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方面来看高血压虽然没有对其他产生外部效应,但是作为提高民族健康水平确实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受过健康教育的人一定知道,高血压防治的关键是控制其危险因素,检出高血压患者,加强患者的管理、治疗。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衡量高血压防治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国家在高血压预防和控制方面进行的不懈的努力也有40年了!他们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有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使其发病率由快速上升到逐渐控制乃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提高。以美国为例,2002年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为70%,治疗率为59%,控制率为34%。
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2002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仅为24.7%,控制率更低,为6.1%。主要原因是未能开展有效的全民健康教育,由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健康教育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绝大多数地区没有达到医疗卫生总费用的10%,甚至少得忽略不计。因而未能是民众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当然也有民众的对健康的认识和素质教育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血压人群防治的目标:基本目标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通过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根本目标是尽快控制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