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纪实特质焦虑护士工作环境压力 |
分类: 医生哥谈医院管理 |
护士工作应激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关系
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及要求与过去相比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人们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控制体系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值夜班、职业风险高和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等等形成了比一般行业高得多的压力。
研究显示,所调查的儿童医院护士的人际问题产生的应激和每天工作所需的体力要求、对工作感兴趣程度和投入程度的分值以及应激总分值均在较高的水平,都处在较高的与工作相关的应激中。
原因如下有:护士是特殊职业,儿童医院护士工作负荷重、工作条件差、患者多、拥挤、小孩哭闹、环境嘈杂、值夜班、人际关系复杂等;儿童患者配合程度差,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全靠护士;儿童患者病情变化快;儿童医院晨间护理、儿童输液都要比成人护理花费更长的时间;虽然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量往往比成人病房护士高,但是有时候不能得到患儿家属的公平认可,使护士心理失衡。性别因素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应激因素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身体素质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常常经历工作职责和家庭职责的冲突,从而经历更多的应激状态。
护士的焦虑可直接或间接地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降低她们的生命质量,健康人群的焦虑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的关系。焦虑不仅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容易影响人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护士是一种特殊行业,面对的是有身心疾病的患者,因此,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
《压力与健康》一书认为:生活事件过度或急慢性心理压力可以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并出现相应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症状,持续的压力可损害人的神经心理防御机制,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疾病的发生。特瑞·彼和约翰·牛芒认为:工作应激产生以下三个消极个人后果:心理健康症状、生理健康症状、行为症状。不同职业产生的工作应激的典型心理症状是焦虑、紧张和反应过敏等。
前一篇:费解的10元处方费
后一篇: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