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与强盗》一文所引发的思考

(2007-03-09 08:46:57)
分类: 医生哥谈医改
   这是网友梅子写的《医生与强盗》读后感,经过她的同意,我转摘在此。《医生与强盗》这个题目乍一看来,作为医官,看了很不是滋味,甚至有点恶心,最后还是强迫自己看完了。
    梅子这篇读后感是从思想家和作家的角度当着讽刺作品来欣赏,读了梅子的文章,心中的那种窒息感却又减少许多。
    如果是讽刺作品,此文章确实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性,我们又如何从事物表象去认知事物背后的真相和其本质呢?不管是谁还是静下心来读一读,想一想。
 
《医生与强盗》一文所引发的思考
 
      《医生与强盗》这个贴子,去年初就开始在网上流行,很风行,也很时髦,跟贴的人非常多。我再次看到这个贴子是在医生哥的博客上。发贴的大概也是个医生,他提议将此贴交给温总理,从他的字里行间,能感觉到他的一种痛心。

     撇开《医生与强盗》一文所述之事对或错不说,该文尖锐,形象,是一篇生动的讽刺文学。文中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直击了当前严重失衡的一种社会现象。从内容方面来说,虽有偏颇,但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的观点与看法。

   但是,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并非觉得此文的创作手法很成功,应该研究下它的创作技巧,而是想透视下此文的背后,对此文背后所包含的某些东西作出一些思考。

   视角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是讽刺文学最显著的特点。它常常把人们熟悉的东西通过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使那些熟悉的东西看上去尖锐、造作、可笑,具有令人耳目一新、强烈的讽刺效果。这种作品,往往能将作者或大众不满的情绪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欣赏优秀的讽刺作品,除了可以从感官上给我们带来美感和享受之外,更主要是要体会讽刺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性,认知事物背后的真相或透视的本质。《医生与强盗》一文的出现远不是文中所讲的那么简单,文中所展示的事实并不是孤立的。联想到《论医师十大罪状》等类似的文章,再联想到医闹的出现及当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看出,民众对当前的医疗卫生制度及其相关的管理体制已是深为不满,一触即发,此文从侧面表达了政府大力推行的医改,已经改得让百姓怨声载道了。而医院、医生作为不成功医改的直接载体和对象,自然就成了不完善、不成功医疗管理、改革制度的“替罪羊”,成了民众泄愤的最直接对象了。

   不平则鸣,这类讽刺文学的出现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可以反映民生,提示政府要注意民生现状,努力解决好民生当中存在的尖锐问题。不好的一面是,这类文学出现得过多,既不利于社会的团结与和谐,也是社会现实矛盾重重、民众不满现实的生动写照,也就是向政府发出的严重警示了!

附文:



                     医生与强盗

      强盗通常只在晚上作案,医生却全天候抢钱;

       强盗风里来雨里去四处流窜,医生冬天暖夏天凉环境优雅;

       你把钱交给强盗是为了活命,你为了活命而把钱交给医生;

       强盗只能抢光你身上的财富,医生却能抢光你一生的积蓄;

       强盗只会逼你掏钱,医生却能逼你借债;

       你碰上强盗作案可以破财消灾,你碰上医生抢钱却得倾家荡产;

       强盗作案时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医生抢钱时理直气壮无所顾忌;

       强盗还怕你人多势众,医生连警察也照抢不误;

       你被强盗抢了可以报警,你被医生抢了只能认命;

       强盗作案时把自己打扮成魔鬼,医生抢钱时把自己伪装成天使;

       强盗抢光你的钱他逃跑,医生抢光你的钱你滚蛋;

       强盗钱抢多了叫数额巨大得枪毙,医生钱抢多了称贡献突出受表彰;

       你把强盗杀了叫正当防卫,你把医生宰了叫违法犯罪;

       医生一辈子也许不会被强盗抢,强盗一生中肯定会被医生抢;

       医生上辈子肯定是强盗,强盗下辈子一定是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