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波子杂谈 |
丫头说:廖厅,您好,我是信息时报的丫头那天采访您的内容今天才见报,但是版面有限,表达得不太充分,见谅.
医生哥说:哈哈,我知道了,记者总是这样不充分的。
医生哥说:哈哈,我知道了,记者总是这样不充分的。
丫头说:汗!只能说多谢理解和宽容。今天,还有一件事要请您发表下意见。是政协委员提了个关于全省病历一本通的提案。卫生厅有没有相关的打算?提案和相关资料在给你的文件中。您能以卫生厅负责人的身份回应一下这个提案吗?如果不太方便,那就代表您个人发表一下观点?
医生哥说:收到。“警务室是无奈选择(大洋新闻2007年02月01日来源:信息时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你说这个?
丫头说:不是,是我刚刚发了个文件给您的,关于政协委员有关病历的提案。想采访一下卫生厅的提案。
医生哥说:我看了,也转贴在我博客了
丫头说:谢谢您又给本报做的宣传。提案的内容您看到了吗?我想采访一下:您觉得委员的这个提案是否可行?是否有必要?卫生厅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有,具体何时启动?
医生哥说:我的观点应该下户我家的。我觉得委员的提案是可行的!如果单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是好的。如果要考虑要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考虑医院的个性化的话,病例本身就是一个医院的名片,每一个医院都希望给予利用它来宣传自己的医院。
丫头说:呵呵。那卫生厅会不会主导呢?象北京那样去推行呢?
医生哥说:如果要执行的话,我认为还是从地区开始,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地区然后再普及到全省乃至全国。北京是一个城市,他们具体的做法我没有去了解。
丫头说:那深圳可以当作是广东省的一个试点吗?医院是不是会拒绝?
医生哥说:“医院会拒绝否”这个问题应该问医院。病历确实很重要,作为卫生厅,如果从质量的角度去考虑的话不仅仅把眼光放在病历本身,而是把重点放在标准病历的书写上。如果从法律的角度去看的话,更是如此。如何保证病历的完整、可信和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医生专业自主?当然还有一个医生的知识产权的管理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非三言两语可蔽之。尤其是老中医,它是技术的经验积累,诊断是综合的、系统的分析得出的结论。第三者可以从中“抄袭”,有经验的可能会给患者继续治疗带来好处;经验不足的医生可能会因此会贻误患者。关于广东省是否在一个地方做试点的问题,我们暂时还没有打算,也不做强行要求,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病历的质量在病历里的内容要求,如以上所述,不完整的病历对谁都没有用。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行电子病历。电子病历可以实现很多管理上的问题,尤其是医生的“专业自主是否得到尊重”这个问题上给予强化。
丫头说:深圳好像做的一卡通,还包括了检查结果互认的内容,这个意义更大啊。您觉得呢?对,我正想问你年这个。呵呵,我都不用发问了
医生哥说:电子病历除了管理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立法和监管问题。
丫头说:具体说?病历修改的权责?广东省每年都召开这个电子病历的信息化会议,但是我们感觉每年进展都不明显。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全省在这方面的整体情况吗?(因为办公室有客到,我迟迟没有回答)有关电子病历的内容,我还是先去您博客上去补课好了。您能给我介绍下全省在电子病历建设方面的进展吗?(这时是下午4点30分)我在办公室接见人,待会再回答你的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我有很多话要说。
丫头说:好,您先忙。那我等您先接见完。您系统地给我说一下,我好梳理清楚,尽量把您的观点表达完整。
医生哥说:推行电子病历“进展都不明显”主要的“责任”在行政管理部门!因为电子病历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立法性!我认为,电子病历在实现统一病历上恰恰是信息化可以解决得好的问题!你想想,一个电子病历仅握在一方的手里其可信度如何呢?我接见完了,继续你的问题吧。
丫头说:行政管理部门?一般人会理解为卫生厅?
医生哥说:我们现在的行政管理部门并没有去引导和给出HIS的建设方案。不管这个“行政管理部门”是谁,卫生部也好、卫生厅也好还是卫生局。现在各地、各医院的HIS都不一样,各自为政,这个局面你说该是谁的责任呢?
丫头说:您认为从源头开始解决,首先是给电子病历立法,立法的内容框架包括?但是现在这部分工作基本没动作?
医生哥说:我很早就呼吁,要给出建设标准,这个建设标准必须是权威的和版本式的。据说电子病例是合法的(你问信息行政管理部门)。如果不合法,现在医院里运行的所有数据都可以视为不合法
丫头说:您自己也不肯定这个问题?
医生哥说:立法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支持来肯定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和资金的问题。还有,有没有人去行政的问题。医院可以对系统数据随意修改(或授意修改),或者说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对系统制定安全标准、实时监控和权限管理。
丫头说:我所理解的,现有的电子病历,还是局限在一个医院内部的,传统文字病历的电子版。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可以在某个大点范围内可以流通的电子病历?比如南海、深圳,他们现在是不是有这种意义的电子病历?他们的上级行政部门有监控吗?
医生哥说:我不是不肯定!因为要肯定一件事情不应该“长官意志”!而是科学的思维,合理地使用,尤其信息化发展很快,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现在的所谓电子病历如同“打印的手写病历”,根本没有流通性。可以说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信息孤岛!根本不能院际见城际见共享,更不能为科学化管理共享。
丫头说:对啊。果然还停留在这里,无法突破这个瓶颈。
医生哥说:不是无法突破!关键是卫生厅应该挺身而出,制定游戏规则。
丫头说:但是现在还没看到这个挺身而出的人。抑或是在努力的人,遇到的不是支持而是障碍?您应该很愿意投入这件事的把?应该也算您的工作辖区?
医生哥说:不然让医院蒙受更大的损失!是的!我在不同场合都呼吁过!但是,我不是管这条线。有时候不是你想抓就可以抓的!我没有权也没有钱,怎么抓呀?只能“瞎起哄”了。
丫头说:深度理解。要做点事真是难。那你对这件事的预计:并不乐观?
医生哥说:是的!关键是需要热心的人和负责任的人!也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因为要投入一个信息系统和维持好它是需要资金的,而且这资金的数目也不少,国外是占总投入的5-10%。
丫头说:结合您在省医做的多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制定这个游戏规只是难在人心?
医生哥说:至于对技术懂与不懂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是人!是人的观念!当年我抓省医的信息化的时候,我懂技术吗?不懂!但我知道信息化会给传统的医院管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不但改变我们的流程也改变我们的思维。林曙光院长也不懂IT,但是就是对我支持很大,不然我根本无所作为。对于信息化建设我是“不遗余力”地去推行!
丫头说:您说的,否则让医院蒙受更大损失怎么理解呢?很多人会认为,电子病历不流通,医院就能继续重复检查,电子病历如果公开,有的医院在医疗纠纷中就做不了手脚了。这是政策的一种有意无意的保护啊。我最近去省医再度采访预约服务,确实深有感触。当然我说的那些,是对医院的一种认定有罪推论。
医生哥说:这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比如“接口”、“格式”、系统架构、“语言”、“术语”等等。还有质量要求和病历的要求。是否包含了所有,也是否可以根据医院的特点和将来业务发展加或减。这就是电子病历最大好处。其实电子病历是保护有责任心的医生和医院的!也是科学化管理的基础。如果我们的系统有痕迹管理的就可以在技术解决这个随意修改的问题。因为修改过的电子文档都留有痕迹。如果我们行政管理部门再要求一些技术标准或者说异地集中保存。我要下班了!
丫头说:但我无法肯定,自己采访到的医院管理者,是不是真心愿意推广电子病历。现在的社会氛围下,遇到一些新政策采访医院时,感觉院领导都不怎么愿意积极参与,抱着领导要求就做的态度
医生哥说:你的问题很有意思,如果你对这些外呢体有意思的话,请留意我的出现!
丫头说:那我今天先把您部分的观点作个回应,然后再找机会展开谈这个问题。好。这个话题我要抓住。
医生哥说:可以说,我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最有发言权的。
丫头说:绝对相信。是您潜心钻研且身体力行了的。您先忙吧。我komtoam先整理前半部分。今天先整理前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