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生哥谈医院管理 |
(续前篇)
(三)专业自主提供专业伦理的思考空间
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肯定专业人员具有作决定的能力,但所作决定必须顾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医生依其专业能力所作的专业判断和决定,其结果是否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权益和身心发展,是值得加以思考。假如医生没有进行这些专业的决定,可能就不会涉及到专业伦理的问题。由此而知,专业自主和专业伦理的关系,如同“自由”与“自律”关系一样,是相当密切的。
(四)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需要专业伦理的支持
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如果缺了专业伦理,很容易导致人员为所欲为,没有顾及到行为背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整个社会或医学发展而言,是相当危险的,它不仅会使社会趋于混乱状态;而且更会加速社会的解体;尤其富有治病救人责任的医生,更不容忽视。所以,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需要专业伦理的支持,才会可大可久。若能兼顾专业的伦理,其所采用的方式及其影响,是否会有所不同?值得大家共同来探索。
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肯定专业人员具有作决定的能力,但所作决定必须顾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医生依其专业能力所作的专业判断和决定,其结果是否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权益和身心发展,是值得加以思考。假如医生没有进行这些专业的决定,可能就不会涉及到专业伦理的问题。由此而知,专业自主和专业伦理的关系,如同“自由”与“自律”关系一样,是相当密切的。
(四)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需要专业伦理的支持
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如果缺了专业伦理,很容易导致人员为所欲为,没有顾及到行为背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整个社会或医学发展而言,是相当危险的,它不仅会使社会趋于混乱状态;而且更会加速社会的解体;尤其富有治病救人责任的医生,更不容忽视。所以,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需要专业伦理的支持,才会可大可久。若能兼顾专业的伦理,其所采用的方式及其影响,是否会有所不同?值得大家共同来探索。
四、专业权威与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与专业伦理的关系
假如专业知能和专业自主力量大于专业伦理,这时专业权威可能会遭致批评,也会受到挑战。因此,专业权威的建立,若无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与专业伦理的配合,将会流于空谈,犹如空中楼阁。医生为了稳固自己的专业权威,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与专业伦理,可说是最重要的自我提升。
五、影响医生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与专业伦理发展的因素
医生之专业权威经常会受到质疑,主要有一些因素影响到医生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与专业伦理的发展。
(一) 基础训练和继续教育不足
目前中国的医师“成材”的时间远远比过去缩短了,也比其他地区和国家快。一个主任医师15年就可以成就,似乎有点不可想象。在美国,一般来说,要成为专科医生也要到40岁。一般而言,临床医学依然是经验科学,对于一个有成就的医学家来说,时间较长,专业医学较为扎实,“速成”的医学专家很少。目前医患矛盾复杂,这与医生基本素质磨练似乎有一定的关系。
(二) 医生在职进修意愿不强
医生知能光靠学校的有限时间课程教育是不够的,因为社会变化及科技进步太快,今日之所学未必适用明日之医疗,所以医生在职训练显得相当重要。平心而论,目前初级医生之进修意愿不够强烈,得到高级医师职称的医生安于现状的情况很多,受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想影响较重,或者说,医生的价值没有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些可能是医生进修意愿较低的主要原因。处在医生进修意愿不够强烈的环境下,一些学会、协会举办的学分讲座也流于形式,要能有效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能,无异是缘木求鱼。
(三) 缺乏一套有效的资格认证规则
长期以来,全国或者省级始终未能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医生证照考试,甚至为了提升本地区的人才质量水平,放宽了准入标准,甚至泛政治化。不像国外的医师、律师、建筑师、会计师…等一样,为了取得资格,都必须经过一套严格的筛选程序,才能从事专业工作。如果经过权威的专业的证照认证,社会大众也承认医生的专业权威性。可是影响人一生发展的医学工作者,只要毕业或结业之后,不必经过任何的医生证照考试,即可取得医生资格,实在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专业的权威,即使一般的技工人员也都有证照考试。目前我国的认证程序要提升医生的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与专业伦理,确实是很难保证,尤其一次认证终身有效,对于医学品质与诊疗技术的提升没有起任何的作用。还有我们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寻租”现象。
(四) 缺乏适当专业伦理准则
“专业伦理的准则”在于约束专业人员行为或操守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其目的在于促进其会员向社会提供更佳的服务,并驱逐同行中不良份子。世界第一个专业伦理准则是美国医学学会于的1848年所定的伦理准则(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ode of Ethics);但是,目前国内医生专业团体之伦理准则,仍是相当缺乏。
六、建立医生专业权威的途径
医生专业权威的建立,才能提高医生的专业地位。医生专业地位的提升,必须有专业自主、判断及其它专业权威的特质。
(一) 确立医生终身学习的医学信念
“信念”可说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改变医生行为或增进医生专业知能,必须先改变医生信念;也就是医生心灵的再造。不可否认的,时代进步相当快速,有些医生不可避免地陶醉于市场经济的“金钱”思维中,于是在医疗过程中或处理患者问题行为上,难免格格不入或产生挫折,其中原因在于医生观念未能与时更新。一位医生要有新观念,必须秉持着学无止境的终身医学观,有了此种观念,才会有进修的意愿,然后才能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能和自主,也才能让社会大众肯定医生的专业权威。
(二) 不断反省思考自己的专业表现
医疗是一种助人的工作,也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尤其对于患者身心健全发展影响甚钜。一位有责任感的医生,经常会反省自己的医疗行为和表现,是否善尽自己的责任?是否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学习?是否危及患者健康的权益?对于这些问题的不断省思,医生就会采取各种策略来改进自己的医疗行为,增进自我的专业知能,强化自我的专业道德。若医生们都有反省思考的能力和行为,相信患者必是受益无穷。
(三) 纠正不恰当政策环境和修正不合时宜的相关法规
前面将了很多医生方面的知能、自主和伦理的问题,其实影响这些医生特有的特质的外界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现行国家投入不足,叫医院自我经营的做法;医疗事故的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医院分解任务指标到科室到个人的激励办法。过去医生在医疗上之所以不敢作主,处处听命于医院之指示,主要在于过多的行政规章,部份医生为求安定,深怕“违者必究”,所以只好医院有怎样的规定,就做怎样的事情,相当缺乏专业自主性行为。在法治的国家,有些法令是必要的;但是过多或不当的法令,反而是制造社会矛盾的恶法。由于《医生法》已赋予医生专业自主权;所以各级主管医学行政机关应本着《医师法》的精神,将影响或违反医生专业自主之各相关法规,逐一检讨,该废止者,立即废止;该修正者,尽速修正,以确保医生专业自主的发展。同时要谴责危及医生身心健康的行为。
(四) 减少各级行政部门不恰当的干预
如果各级医疗行政部门给于医生过多的介入或不当的干预,不仅影响到医生的专业自主;也会影响到医疗的效果。所以除非医生医疗行为,已足以损及患者健康权益,否则行政人员应该对医生的医疗行为加以尊重。我认为,过多地渲染个人或医院的“先进”的医疗行为(事迹)是不恰当的。因为每个医院、每个人都有自己医疗风格,不同的服务人群和经济环境,也是对他们的医疗专业自主行为的尊重。
(五) 建立一套完备的医生证照考试
任何一个专业团体,为了维持其最高品质和水准,其成员都会经过一项严谨的资格考试;唯独医生行业,却不必经过此道程序。过去不必经过任何的医生证照考试,难以保证医生品质,对于医生权威的建立有不利的影响。目前,“一证定终身”的做法,形式大于实质,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因此,为了保证医生的质量和权威还是要呼吁建立一套完备的医生证照考试,不能只经过初考、实习就可获得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医生证书。若是长久如此,良好的医学品质得不到保证,医生的权威会受到质疑,更多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六) 订定适宜的医生专业伦理准则
在任何的专业团体中,都会订定“专业伦理准则”,让会员们遵守。当然,这些准则是会员们的共识,道德约束远大于法律的制裁。目前国内医生专业团体所定的专业伦理准则尚不太完备,虽然一些地方也有自己的“宣言”,但多是一纸空文,没有很大约束力。当然,专业伦理信条只是一种规范的力量,故条文不宜过多,尽量简明扼要,会员易于了解和遵循为重。这对于专业伦理的提升和专业权威的建立,应该会有积极的作用。
(一) 确立医生终身学习的医学信念
“信念”可说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改变医生行为或增进医生专业知能,必须先改变医生信念;也就是医生心灵的再造。不可否认的,时代进步相当快速,有些医生不可避免地陶醉于市场经济的“金钱”思维中,于是在医疗过程中或处理患者问题行为上,难免格格不入或产生挫折,其中原因在于医生观念未能与时更新。一位医生要有新观念,必须秉持着学无止境的终身医学观,有了此种观念,才会有进修的意愿,然后才能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能和自主,也才能让社会大众肯定医生的专业权威。
(二) 不断反省思考自己的专业表现
医疗是一种助人的工作,也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尤其对于患者身心健全发展影响甚钜。一位有责任感的医生,经常会反省自己的医疗行为和表现,是否善尽自己的责任?是否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学习?是否危及患者健康的权益?对于这些问题的不断省思,医生就会采取各种策略来改进自己的医疗行为,增进自我的专业知能,强化自我的专业道德。若医生们都有反省思考的能力和行为,相信患者必是受益无穷。
(三) 纠正不恰当政策环境和修正不合时宜的相关法规
前面将了很多医生方面的知能、自主和伦理的问题,其实影响这些医生特有的特质的外界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现行国家投入不足,叫医院自我经营的做法;医疗事故的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医院分解任务指标到科室到个人的激励办法。过去医生在医疗上之所以不敢作主,处处听命于医院之指示,主要在于过多的行政规章,部份医生为求安定,深怕“违者必究”,所以只好医院有怎样的规定,就做怎样的事情,相当缺乏专业自主性行为。在法治的国家,有些法令是必要的;但是过多或不当的法令,反而是制造社会矛盾的恶法。由于《医生法》已赋予医生专业自主权;所以各级主管医学行政机关应本着《医师法》的精神,将影响或违反医生专业自主之各相关法规,逐一检讨,该废止者,立即废止;该修正者,尽速修正,以确保医生专业自主的发展。同时要谴责危及医生身心健康的行为。
(四) 减少各级行政部门不恰当的干预
如果各级医疗行政部门给于医生过多的介入或不当的干预,不仅影响到医生的专业自主;也会影响到医疗的效果。所以除非医生医疗行为,已足以损及患者健康权益,否则行政人员应该对医生的医疗行为加以尊重。我认为,过多地渲染个人或医院的“先进”的医疗行为(事迹)是不恰当的。因为每个医院、每个人都有自己医疗风格,不同的服务人群和经济环境,也是对他们的医疗专业自主行为的尊重。
(五) 建立一套完备的医生证照考试
任何一个专业团体,为了维持其最高品质和水准,其成员都会经过一项严谨的资格考试;唯独医生行业,却不必经过此道程序。过去不必经过任何的医生证照考试,难以保证医生品质,对于医生权威的建立有不利的影响。目前,“一证定终身”的做法,形式大于实质,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因此,为了保证医生的质量和权威还是要呼吁建立一套完备的医生证照考试,不能只经过初考、实习就可获得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医生证书。若是长久如此,良好的医学品质得不到保证,医生的权威会受到质疑,更多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六) 订定适宜的医生专业伦理准则
在任何的专业团体中,都会订定“专业伦理准则”,让会员们遵守。当然,这些准则是会员们的共识,道德约束远大于法律的制裁。目前国内医生专业团体所定的专业伦理准则尚不太完备,虽然一些地方也有自己的“宣言”,但多是一纸空文,没有很大约束力。当然,专业伦理信条只是一种规范的力量,故条文不宜过多,尽量简明扼要,会员易于了解和遵循为重。这对于专业伦理的提升和专业权威的建立,应该会有积极的作用。
“知能”是医生专业的基础;“自主”是医生专业的支柱;“伦理”是医生专业的后盾;所以“专业知能”、“专业自主”、和“专业伦理”构成专业权威的要件,只要三者兼具,专业权威自然水到渠成。
[寄语我的同行]
当今社会中,医生专业地位受到相当的影响,专业权威也受到空前未有的挑战,医生们再不自我觉醒、好好努力,恐怕在医学工作岗位上会过得很辛苦。建立医生专业权威是一条遥远的路途;也是一项艰巨的医学工程,只要大家有信心、肯努力,相信可迎接医生专业权威时代的来临。我们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前一篇:预告:谈专业自主
后一篇:赴港产子 隐现了新的人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