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部长讲话 之四
晨博
四、医院发展要适从科学发展观
高强要求各公立医院要从片面注重硬件建设转移到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上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新的一年中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大建设规模、超豪华装修、负债建设,从严审批大型医用设备购置。
现在能够扩大医院规模的不是所有医院,而是一些大城市的大医院。大城市的医院能够发展这么好,而小城市或基层医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其实目前在中国的医院“大的越来越大”,“富的越来越富”是市场规律使然。就算是政府的投入,政府也多是从市场规律来考虑如何发展医院,如果将钱分散投到基层,看不出政绩也出不了效益。群众看病的自负部分加重了,他们会更加珍惜那有限的钱,必定促使他们往大医院跑。
我觉得高强部长要求“各公立医院要从片面注重硬件建设转移到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上来”的号召是对的。医院的质量方针就是安全、有效、快捷,离开这先决条件去盲目扩张是错误的。我一直坚持医学是经验科学,与其他行业不同,它必须是经验的积累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复制。一个专家一天能看40个病人,他不能因为你的扩张而增加病人。另外,在抓医院管理不能像是工厂的“流水线”,每一个病人都不一样,“流水线”似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不能使用在医院中。
作为一个医院,它的任务是什么呢?一定不是去做政府要做的工作。医疗卫生的发展、医疗机构网点的布局和规划是政府行政部门做的事情,医院试图通过兼并、收购等来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显然是市场行为,这种行为是否适合中国医疗卫生的发展,是否可以采用私有制度来发展公有医院,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公办民营”。因此我认为,目前医院所走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目的都是求生存求发展。也正是我国医疗卫生模式不定型,发展方向不明朗,对医院目前出现的种种现象必然就显得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
作为政府,应以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给大家,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而不应当在不投入的情况下又去限制医院的合理发展。当前看病贵的原因不应当由医疗卫生部门来独自承担,不能简单地归罪于仪器和药品(行风又是另外的话题)。我们可以试想一下,CT是大型设备,即便我们存在很严重的滥检查,但是没有“CT”的医院群众会满意吗?群众会去看吗?CT是应用是时代的进步。是否每一个医院和社区中心都配置CT呢?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群体我们要采取适用的政策。比如说,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不同与欠发达地区;对私立医院的设备购置,我们就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约束它;如果他要加入社保行列,就必须遵循“基本医疗”目录,不得做超范围的检查,如果做了,病人自己支付。当公立医院还没有得到政府“全额”投入的情况下,是否也可以采取以上原则呢?也值得探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