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列车上写博——《香港“医改”的路向》

(2006-05-09 12:21:03)
分类: 波子杂谈

    5月8日至9日的“第六届香港医院管理局研讨大会”今天将结束,因为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全国医院管理年阶段性总结和下一阶段工作动员大会”,我将代表广东省发言,所以没有全程参加这个难得的会议。今天一早乘直通车回来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回忆昨天的香港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苏利民先生的讲话——《与时并进的医管局》。由于长期疏于英语环境,他的英文的演讲我没有完全听懂,但觉得很实在,幸好会后有发了一份演讲稿,才完全“听”明白了。

    他的演讲客套话比我官员的少的多,开门见山地说:早安!欢迎大家光临!我抵达香港后立即会晤了很多医院员工、病人代表和其他有关人士,了解他们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过去15年医管局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跟世界其他医疗体系一样,我们仍面临很多不同的挑战。因此,改变是无可避免的,但要取得成果仍假以时日。就这么几句就“开好局”了。

    接着他说:医管局未来有三个重要路向。首先,医管局必须不断追上时代,配合医疗护理的迅速发展;其次,医管局必须致力减少可以避免的住院,否则便难以应付人口老化和长期病患带来庞大需求;第三,医管局必须为病人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改善其服务的方便程度。

    路向一:医管局的现代化

    他是这样叙述第一个路向的:医疗护理像一条急速的讲河,它所处的国际科研气候迫使它必须不断作出改变。

    他列举香港与世界同步的事实后接着说,医管局必须不断求进和创新,必须配合新的治疗方式和新科技。一些重要的改革范畴不可忽视。首先,职员的叫色可基于“恰当功能。恰当技能”的概念作进一步的改进。这一方面是指避免宝贵的医护资源用在行政工作上,要进一步探讨扩展护士工作至更专门的范畴上。第二,必须更新设施,以配合现代化的临床实务、改善病人的舒适度和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投放资源于购置和更换医疗设施之上。第三,医管局必须采纳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目的是简化复杂的医疗工作,令它更易于管理。第四,信息科技是促进很多行业现代化的关键,医疗行业也不能例外。

    路向二:减少可避免的住院

    我们知道人口老化和长期病患所带来的压力,这个问题会使人们感到沮丧和无助,他说,其实应付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有很多办法,应当勇于面对这项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工作重点转移转到减少可避免的主呀,或者是或实践“医院的将来在于医院以外”的概念。这不但可减少对医管局的压力,并且实现病人在可能的范围内宁可选择留在家中的意愿。

    要减少住院时间,主要是依赖新科技的运用,如:微创手术及改善麻醉技术等。但是在社区提供代替服务和辅助设施,这有很大的帮助。社区老人服务对减少可避免的住院。

    路向三:病人选择及方便程度。

    香港必须提供更多医院和医疗的选择。这写选择或许可逐渐由私人医院市场提供。他提议医管局也应欢迎私营机构大发展,因为这方面可以舒缓对医管局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缩短一些择期手术的等候时间。

    医管局应当尝试更多的选择给愿意及有能力支付更多费用的病人。然后,医管局可以将这些费用用于长期等候的低收入病人身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特需病房,香港公立医院里的“私家病房”。但是,我们的特需病房所获得的利润主要用于医院建设,其次是职员的奖金,两地的体制不同,思路也不一样。高强部长也提议过香港的这种做法,但是体制不改变,钱不在政府(卫生部门)的手上,是很难实现的。道理浅而易懂。

    这位行政总裁最后说,以上讨论的只是一个方向,必须顾及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并与社会认识进行充分的讨论,尤其要确保私立医院系统的发展,大前提就是透过公私营系统为病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