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T:一本不合格的传记 下

(2009-04-14 12:31: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关于科学家及父亲陈宗器
谢长达是一个令人佩服的老太太。当时的苏州人不管是缙绅还是平民,都管她叫王三太太。1902年,她就组织了放足会1906年,她在苏州十全街东小 桥与其他开明人士自筹资金创办了振华女子两等(高等、初等)小学堂(其后成为赫赫有名振华女中,即现在的百年名校苏州十中)。191111月,上海光 复,她在苏州成立起女子北伐队,自任队长,为革命军筹募军饷,与何泽慧的父亲何澄一起,为推翻清廷、建立共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15年,她与同仁 发起成立女子公益团,任德行部长。诚如蔡元培于1934年在王谢长达追悼会上所说:先生一生事业最重要的,是对于男女平等权,最着力而最有成效 但在祁淑英的笔下,王谢长达却成了一个只喜爱收藏的人。把一个伟大新女性一生事业抛开不顾,这对一个传记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很奇怪的态度。
     
者在书中有枝有叶、有板有眼地说王谢长达创建了一座藏书楼,也就是苏州城的第一座图书馆,这其实也是移花接木。苏州最早的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始建于1914年,原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是在清末正谊书院(今府学东沧浪亭北,可园内)学古堂基础上建立的。而祁淑英所说的王谢长达创建图书 馆,其实是振华女校于1928年搬迁到苏州织造署内之后,由何泽慧的二姨王季玉于1930年所建的振华女校图书馆。为感谢并铭记老校长王谢长达创办振华女 校的丰功伟绩,校董会决定将这座图书馆命名为长达图书馆,并请蔡元培题写了馆名。
     
尊重历史,是任何一部传记文学的命根。以文学的幌子,一味胡编乱造,则是万万使不得,行不通的。
    
《钱三强与何泽慧》一书错误较少的是写钱三强的部分。但此中的许多情节和对话,与钱三强的秘书、原中国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所著的《钱三强》(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6月版)有惊人的雷同。我们只举其中的一例。
    
祁淑英著《钱三强与何泽慧》第142页:
    
随着几声汽笛的长啸,轮船徐徐驶进黄浦江,阔别十一年的上海渐渐出现在眼前。钱三强和何泽慧的心情无比兴奋,他们抱着七个月的女儿祖玄,站在甲板上兴奋地说:
    
我们终于回来了,我们终于到家啦!
    
这一天,是1948610日。他们在大海上足足颠簸了一个月零八天。

     
他们上岸的码头,正好是十一年前何泽慧登船去德国的那个码头。如今这里景物依旧,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只是觉得,更破旧,更脏乱,更多了许多伸手乞讨的贫苦的同胞,走不几步就会有一只手伸到面前。面对这样惨不忍睹的景象,何泽慧心里顿觉沉甸甸的。
    
赶来迎接姐姐、姐夫的何泽诚,则不以为奇。何泽诚把话题扯开来,说:你们人还没有到,消息早在报纸上传开了。何泽慧的胞弟也是一家小报社的记者,人很热情,也很爽朗,一见面就说开了新闻旧事,这使得何泽慧的心绪有所缓解。
    
葛能全著《钱三强》第159页:
    
随着几声汽笛,轮船徐徐驶进黄浦江,阔别11年的上海渐渐出现在眼前。钱三强和何泽慧的心情无比兴奋,他们抱着七个月的女儿,站在甲板上不住地说:终于到了,我们到家啦!
  
这天,是1948610日。他们在大海上足足颠簸了一个月单八天。

    
很巧,他们上岸的码头,正好是11年前钱三强登船远去的那个码头。如今这里景物依旧,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除了更破旧更脏乱,更多了许多伸手乞讨的人群,走不多几步就会有手伸到面前。面对这样场景,钱三强心里顿时生出沉甸甸的感觉:怎么有这样多要饭的?
    
赶来迎接姐姐、姐夫的何泽诚,则不以为奇,随口应了一句这算不得什么,便机灵地把话题扯开:你们人还没有到,消息早在报纸上传开了。何泽诚也是一家小报社的记者,人又热情爽朗,一见面就说开了新闻旧事,使钱三强顿觉眼界洞开。

    
相对比,我们发现两书中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上岸的头……”那一段中传主人物的变化:祁淑英所写的感到景物依旧的主人公是何泽慧,葛能全所写的感 到景物依旧的主人公是钱三强。那么,两者之间,谁是原创呢?我们以为葛能全是原创。我们手里有一封何泽慧1936920日给她大姐何怡贞的信。从信中 完全可以证明,何泽慧是在193693日从北平动身,坐火车经莫斯科而于915日到达柏林的。但在祁淑英的笔下,何泽慧却是1937年从上海坐船去 的德国。显然,她是把葛能全写钱三强去法国的时间和地点改成了何泽慧,结果不但导致何泽慧前往德国的时间地点路线全错,而且还露出了她照搬葛书的破绽。
     1997
年,有感于我国传记文学的鱼龙混杂,我们曾在《书屋》杂志上撰写一篇小文——《传记大师莫洛亚与中国的传记文学》。文章结合法兰西学院院士莫洛亚 1885-1976)的艺术传记作品,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对于莫洛亚的一些主张,我们深感敬佩。如:传记作品应该严格依照史料进行创作,对传主 的生平材料全部取之于历史,不可掺兑任何虚构的成分传记作家不能构想情节,不能人为地使之完善。传记作品的特点是只能依赖事实本身。传记作家不能依 照典型化的一般规律来塑造艺术形象,而要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一直是我们评判一本人物传记是否合格的参照线。因此,我们认为:《钱三强 与何泽慧》不是一本真正的传记,这是一本编造、拼凑而成的书;或者也可以说,这是不合格传记的一个典型的标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