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震唐家山堰塞湖疏散目击 |
分类: 汶川地震 |
冯华蓉描述:
“6月6日上午9时许,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绵阳市涪城区唐家山堰塞湖群众疏散安置点——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院安置点,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其间,温家宝总理走进设立在安置点的帐篷警务室,了解安置点治安情况,看望战斗在一线的公安民警。
总理一边听取情况介绍,一边仔细翻看警务室里的执勤巡查日志和有关唐家山堰塞湖群众疏散治安维护组工作专报,总理对安置点警务室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离开警务室前,总理语重心长地对民警们说,你们在这里设置警务室非常好,群众有了你们就安心了、就放心了。安置点的群众比较多,帐篷比较密集,治安和消防非常重要,特别要注意消防安全,你们要充分发挥警务室的功能,继续加大巡逻守护力度,多了解群众的思想动向,及时做好稳定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做好抗震救灾期间的各项警务工作,确保避险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场的执勤民警声音洪亮地回答。”
“总理再次和我们握手,我感到总理有力的握手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殷切的嘱托。”温总理离开警务室时,再次和公安民警握手。绵阳市涪城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戚萍说,“警务室就是我们公安民警的阵地,我们的家。在唐家山堰塞湖出现险情的时候,总理还牵挂着灾区群众,来到我们警务室,对我们鼓劲和加油。作为基层公安民警,我们一定不辜负总理的期望和要求,切实担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一直凝望着温总理的脸,不由自主地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冯华蓉说,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排险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温总理先后两次到绵阳灾区唐家山堰塞湖实地研究排险处置问题,明确提出要主动处理、早处理,制定工程排险方案和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堰塞湖除险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要做到安全有正确除险方案,以及配套的群众应急方案。“总理如此爱着灾区人民,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总理。”
据涪城区分局政委岳斌介绍,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院安置点搭建有900多个帐篷近20000名群众。从6月1日群众疏散方案启动开始,涪城区公安分局就在安置点设置了警务室,确定一名局领导和4名民警固定在警务室,接纳群众报警求助。同时,确定了12名民警和南昌援助涪城区的24名特警,以及22名民兵,组成治安巡逻队,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巡逻巡查工作,开展治安巡逻和消防检查,了解疏散群众的需求。
本报绵阳(四川)6月7日电
(原载《法制日报》2008年6月8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