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80后作家眼中的警察

(2007-12-27 15:56:50)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警察

职业

杂谈

分类: 绵州警察
本文参加新浪博客征文,敬请朋友支持一个80后作家眼中的警察 
 
一个80后作家眼中的警察

    廖宇靖一个80后的作家,我的一个朋友,16岁时就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边缘》,之后陆续推出小说《05印象》《单人床》《你的微笑》等作品,被我国文学泰斗巴金誉为“金庸第二”,他现在成都理工大学读书。
    廖宇靖经常和我在网上聊天,多是谦逊地向我询问一些事情。他多次向我表示说,自己想当警察。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作家,真想当一名警察吗?我有些迟疑,心想是不是青年人心血来潮。前两天,到他博客浏览,看到一篇博文《我的理想》,发现他还真有当警察的愿望。
    今年新招警,考生较多,于是我写了一篇《理想工作与人生价值》的博文。几天后,打开这篇博文,发现在文章下面,他留下了很长的一段话,让人我感动,感动他对警察职业的理解。
    说实话,我在央视电影频道看过《警徽·警戒》后,一直想写点什么,又不知道写什么为好。这部电影不仅把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再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把人格的魅力和真理的力量进行了结合,是近几年来国内一部优秀的警察题材电影。
    派出所民警王文军家里有一个瘫痪的儿子,妻子不辞辛劳地打着三份工。周日他给人替班出了9次警,午夜时在处理一次110警情中,由于劳累与疏忽,间接导致了一名19岁男孩被殴打致死。由于出警太急,他忘了给患肌无力的儿子系安全带,导致儿子死亡。尽管辖区居民和同事都为他叫屈,最后还是被判犯有玩忽职守罪,王永军不得不离开他喜爱的警察职业……
    我是一个警察,一个有20多年警龄的老警察,我理解王文军,也理解他的领导。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民警的执法标准不能降低。在执法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民警要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
    在现实警察生活中,像王文军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真的不少,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民警,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王文军遇到的问题,工作平凡、繁琐、枯燥。当然做的事越多,犯错误的时候和机会也就多。我有时也在想,如果这些警察从本意上是不愿犯错的,一旦有了过错,当然这个错不能到犯罪,难道就说他们不是好同志,不是好警察吗?
    在我国,警察这个职业对民警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对群众要热情,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对群众有承诺就要兑现。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是人民警察。
    警察也是人,也需要理解。一个好警察是不会被人民是忘记的,正因为王文军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为百姓服务,才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下面,我将廖宇靖的留言推荐给朋友,一句话:理解警察,当名警察也不容易。
 
     其实,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普通的警察。前几天看了《警徽·警戒》,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警徽·警戒》是一部具有较强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公安题材电影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位不畏艰辛、忍辱负重、甘于奉献的基层民警王永军的故事。如果说王永军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那么诸如此类的强制拆迁,导致警察无畏流血牺牲的恶性事件决策者,该如何处罚么?事实上,决策者永远是高枕无忧的。因为,他是权利的享有者。这就是王永军悲剧命运的终结原因!对于一名为爱岗如生命的警察王永军来说,这样的结局是不是太残酷了!
  我们总是在承诺。承诺太多太多,你我他,早已不堪重负。
  只要群众需要,不管是不是警务范畴内,一句城市五分钟出警到现场的许言,成为约束110警员的禁锢咒。
  而大量的警力就这么浪费在这些非警务范畴的处警上——替居民搬煤气罐、送盒饭、接小孩等等,零零总总,千奇百怪的理由。
  辖区内路段随时有可能塞车,有可能同时出现若干处警情,警力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对分身无力的警员奢谈什么承诺,又如何能承受得起?
  固然,制度化管理是纪律性部队严以律己的一种方式。只是,承诺必须要以现实为前提,否则,等同于一纸戏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我们的一些承诺,却往往凭借所谓的理论数据,加上主观臆断便制定下来……太多超过警务职权范围内的承诺,使得我们基层民警的身心极其疲惫。累,实在是太累了……有限的警力,在做无限的承诺。何其残酷的职业承诺!片中有句话讲得很:一辈子都不能有闪失,一分钟一秒钟都不能有闪失!谁能许下这样的保证?谁能发下这样的毒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