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志平
胡志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14
  • 关注人气:31,6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念在天上

(2010-04-02 09:23:03)
标签:

清明节

思念在天上

卢迪

主持人

老胡博客

分类: 随笔感悟
今天,我要写的是一个女孩,她离开这个世界已经4年零8个月了。女孩的名字叫卢迪,是延边交通文艺台的一名主持人,如果她能活到今天,刚好28岁。2005年05月,卢迪和几个高中生女孩寄住在我家,我们便朝夕相处了半个年头,结下了现在的这份终生难以抹去的生死情缘。

卢迪是个农家孩子。在读完外语学院后考上了我们地区的交广文艺台,成了一名主持人。由于家境不算富裕,她的生活很简朴,只身在外谋生,吃的用的穿的都很随便,很少见她大手大脚地花钱,常常是做完了节目回来,顺便在楼下的小餐馆里买份盒饭上来,一面看电视一面吃,虽然不是生猛海鲜,却也吃得津津乐道。

卢迪是个爱干净的孩子。穿的虽不高档,却很整洁,她的房间,总是让她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在她的带动下,其它孩子们也把各自的小环境打理的井井有条。

卢迪是个快乐的孩子。爱说爱笑,在几个中学生女孩的中间,她像大姐姐一样,孩子们都爱围着她转,大事小情都乐意找她帮忙,她也是乐此不疲,百呼百应。她领着这些小妹妹们叽叽喳喳围在电视机前看“超女”的情景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卢迪是个进取的孩子。她做主持人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再加上她的嗓音自然条件不是特别的好,领导不满意,听众意见多,也在所难免。为此,她着急,哭鼻子,但她却努力好学,刻苦钻研,准备一期节目,常常到深夜。我双休日回到家,她会拿着稿子向我这个“老广电”讨教,我偶尔也帮她策划策划。我拣起了已经扔掉了多年收听广播的习惯,注意收听她主持的节目,适当地给她出出点子。有一次她真的犯难了,委在墙角里略带哭腔地说:“这档节目怎么做也感到不理想,叔叔,怎么办啊?”我一面玩着电脑游戏,一面鼓励她道:“别急,慢慢来,就冲你这股叫真儿的劲儿,你的节目虽不一定会达到很优秀,但会做的越来越好。”她看着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其实,几个月下来,她的主持水平不断有所提高,网上听众的留言意见也再未出现过。

她受到台里的认可给了她一个去省台观摩学习的机会,高兴得她变成了一只小燕子。这一去她再也没能回来。一日,我在单位接到了妻子打来的电话:“告诉你个不幸的消息,卢迪出车祸了。”我急忙问:“伤的咋样?”电话里传来的是妻子的哭声。原来,卢迪她们台里的车在夜间返回的路上,遇到了一辆农用拖拉机突然上道,躲闪不及与一辆大货车迎面相撞。。。此时她正在睡觉,因此她成了这场车祸的唯一的遇难者,而出事的地点已离延吉不远了,若没有这次车祸,再有个把钟头,她就到“家”了。

卢迪出事以后,妻子哭了三天,大病了一场。我们夫妻俩与这些孩子们处的很好,我们把她们当自己的女儿一般呵护,我们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为了不干扰孩子们高考,我们决定先不让孩子们知道这件事,哄骗她们说卢迪调到省城去了,没来得及和大家告别,等她安顿好了就回来看大家。孩子们信以为真。高考结束后,三个朝鲜族女孩知道了这件事,懂事的孩子们怕她们的阿姨承受不了这个打击,特意选出个代表趁我妻子不在家的时候把这个消息说给我听。这个孩子还未懂事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在深圳打工供她上学,在我家住了三年,我们对她多多少少有些偏爱。说清了前因后果,孩子坐在那儿哭,哭够了,抬起头问我:“叔叔,知道卢迪姐姐的墓地在哪儿吗?”我拍了拍她的脸,指了指头顶,说:“在天上!”

四年来,我家“女儿国”的孩子们换了一波又一波,她们成了我们的牵挂。她们每一次从天南地北打来电话,说的头一句话,就是:“叔叔,阿姨,我想家了!”每年的春节她们都会相约回到我们这个特殊的家里团聚,我们也会弄一大桌子好吃的款待孩子们。只可惜在这个“家”里,卢迪的音容笑貌,将永远成为我们的记忆。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生离死别,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避。活着就是一种幸福,要格外珍惜生命留给我们的时光和机遇,亲情和友情,不要等到我们行之将死的那一刻,才无力回天的为我们本不该做的那些后悔的事情而去垂胸顿足。活着要对得起自己,死后才能对得起良心。对活着的人,我们要学会善待,因为我们是相依为命的朋友;对死去的人,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却并不遥远,他们就在天上,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我们抬起头,就能看到他们在闪闪发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