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大峡谷

标签:
旅游克州大峡谷杂谈 |
分类: 色驴在途 |
阿图什大峡谷位于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西南约18公里的一条山沟里。距离阿图什市大约38公里。这条大峡谷于阿图什天门大峡谷可不是同一个景区哦,这个大峡谷没有正式对游客开放,只是一些当地的老百姓会进入。
美丽神奇的大峡谷长约6公里,谷深2.5公里,宽3—5米不等,系天然形成,呈南北走向。大峡谷依山傍水,有大山的原始纯真,有泉水的清澈如银,有宗教遗址的神奇悠远,这里山深谷幽、怪石突兀、天蓝水碧、泉水清澈、雪鱼畅游、空气清新,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艳阳山间照,清泉石上流,雪鱼浅底游,奇山水中映”的奇妙美景。峡谷之中,山涧小溪九弯十八转,矿泉资源极为丰富,含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山区牧民良好的饮水资源。
阿图什大峡谷原名加依帕其木。据说“加依”译意为住人的地方;“帕其木”是当年一位很有名望的维吾尔妇女的名字,她信仰伊斯兰教跟随沙土克逃到此处避难,后来死在加依葬在加依,为了纪念她就用她的名字作了地名。
关于阿图什大峡谷还有一个历史传说:
相传,公元十世纪二十年代,喀拉汗王朝的邻国——波斯萨曼尼王朝内讧,国王的弟弟纳斯尔.本.曼苏尔发动政变,未遂,失败后逃到喀什噶尔,要求喀拉汗王朝副汗奥古尔恰克.卡迪尔汗给于避难。奥古尔恰克因与萨曼尼国王伊斯迈尔有夺城俘妻的宿仇,企图利用萨曼尼王国的内部矛盾待机复仇。因此,不仅收留了纳斯尔而且待为贵宾,在王庭北部阿图什为他安排了住处,还特意建造了一座清真寺供纳斯尔及过往的穆斯林客商做礼拜祈祷。奥古尔恰克副汗的侄子、巴泽尔大汗的次子沙土克当时也住在阿图什,他与纳斯尔年龄相近、情趣相投并结为莫逆之交。纳斯尔是伊斯兰教教徒,经常向沙土克宣传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旨和教规,奉劝他信仰伊斯兰教。沙土克自幼聪明伶俐怀有远大抱负,对他叔父所统治的王朝日渐衰落深为不满,欲取而代之。他向纳斯尔吐露了这个想法后,纳斯尔向他献策,依靠伊斯兰教教,并在王庭内部和民间大力发展教徒,依靠宗教力量发动了武装政变,后因兵力不足政变失利向北败逃至阿图什大峡谷,在山沟里避难休养生息,并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兵力,最后在萨曼尼王国的支援下击败了奥古尔恰克,占领了喀什噶尔,夺取了汗拉,以后又用武力占领了王朝大汗首都巴拉沙衮,征服了整个王朝。公元960元沙土克之子木萨宣布伊斯兰教为王朝国教,以教治国,继续把伊斯兰教传播到新疆各地。阿图什大峡谷因为是沙土克转败为胜、夺取政权的根据地,而被穆斯林们奉为新疆的伊斯兰教圣地。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州志
(2004年版,下册,第1179页)记载的“萨图克与奥古尔恰克之战”,文中记录的是:公元916年,居住在阿图什的喀喇汉王朝副汉奥古尔恰克之侄沙图克秘密组织伊斯兰自愿军,向其叔父突然发动袭击,双方在阿图什激战,沙图克兵败,退入吐古买提的加依帕奇木沟中,残部在沟中修整后
绝处逢生,破釜沉舟,绝死一战,转败为胜。复挥兵反攻,先后占领了阿图什、喀什噶尔,推翻了奥古尔恰克的统治,成为喀喇汉王朝第3代汉王。随后沙土克用北进攻打喀刺汉王朝的长支大汉王城巴拉沙衮,萨图克围攻三个多月,双方死伤严重,沙托克攻城不下,撤回喀什噶尔。
这条河也是两侧山体中渗出的泉水,汇流成河。
前一篇:四年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国之旅
后一篇:渣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