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文件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26项具体任务。文件明确,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文件还提出,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理解乡村振兴,除了要认识到乡村振兴必然包含着要加快乡村发展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地发挥好乡村自己独有的功能。任何一个乡村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文化,乡村的发展,要实现各方面对乡村群众的扶持,要着眼于乡村本身的多样性。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并且开始倾斜一些乡村发展好地方,这些都是一些趋势和方向。
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业。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完善和延长旅游扶贫产业链,促进贫困农村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增强贫困农村“造血功能”,提高贫困人口增收能力。推进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体育、商贸、互联网和电商等产业的融合。
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开展农耕、采摘、饲养等农事活动,开发农耕文化节庆活动,打造“农业观光+农事娱乐+农耕文化展示+乡村生态体验+购物美食游+度假休闲”等旅游融合产业链。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源、集中投入,改造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政府应支持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优先发展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乡村绿道等建设,加快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的通达能力,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内部的通达性。尽快实现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加快环境整治、改厨改厕和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农副产品销售点、旅游标牌标识等建设,建立日常营运和管理制度。
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充分挖掘乡村物产、环境、生产劳动、生活起居、社会文化、民风民俗和人物故事,坚持创意开发,推出不同类别的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农村生产生活用品等乡村旅游商品。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旅游商品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在乡村旅游点开设一批诚信规范的购物商店,形成乡村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体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