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当今语文教育不如民国!
(2011-04-05 23:42:13)
标签:
少儿小学生作文民国假大空教育 |
分类: 杂谈随感 |
事实证明:当今语文教育不如民国!
文/维扬卧龙
扬子晚报4月5日报道 春游作文,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写过。昨天新浪微博上有网友贴出来的关于春游的两篇小学生作文,激起大家的无限感慨:现在小学生作文,还是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开头,以“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的感叹结束,跟当年自己的作文一样“假”;而民国时期小学生的春游文章,用简洁的文言文描述了生动的景色和真切情感,看的网友们“很汗颜”。
我不得不承认,网友所帖的民国小朋友写的作文要比现在小朋友那篇强得多,这不只是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而是表述的意境内容上差异就是一个天一个地,民国小朋友写得很美很真实,而我们现代小朋友那篇更像一个格式模板。那样的模板曾经也是我们必须都掌握的工具,否则,语文成绩就不会有高分,考试就通不过。
即便是现在,不要说是小朋友的作文,就是那些电视镜头上的采访,我们还能见到这样的必杀句,领导说:谢谢大家,你们辛苦了,其被接受慰问的人员,很多会回答: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运动员得个奖,发表获奖感言,必定是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感谢领导开头,如果偶不小心,说错了的还要道歉更正。人人都戴着面具生活,小孩子还能不受影响?孩子从小就习惯了谎言,见假大空能表扬有红花,还不学习这榜样?
不要指责苛求孩子的不是,没有给孩子国语重视的环境,没有给他们真性情展露说真话的鼓励,有的只是考好文化成绩升学的压力,根本不考虑这样做孩子喜欢不喜欢。国语本应该受到重视,可是我们如今却把英语捧上了神坛,国语降到了其次,即使是自由的作文,孩子想发挥也要参照固定的格式和模板,机器程序样的创作能够有什么创新和灵感?那些黄金必杀句要让孩子牢记,作文又目的性强,孩子不情愿之下能够写出多少真情实感?
浮躁的社会风气,让人们都习惯了套用格式,习惯了肤浅,认真思考正在被逐渐遗忘。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这些网友针对某个事件写个帖,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假如采用些反讽暗讽手法,就会有很多人看不出来,他们只看题目或者只看了文章表面,就会对楼主拍砖。拍砖文明语言就事论事尚可接受,也不失风度,可是很多回复都是直爆粗口,人身攻击,大人都如此浮躁,我们又有什么权力去指责不懂事的孩子呢?
看孩子的作文,其实就能反映一个时代真实的人的精神素质水平。如果孩子的作文都是那样千篇一律的模板,那大人的肯定也是假大空,大家都是生活在谎言中;如果孩子的作文写得华丽而又有内容,那必须是一个文化盛世时期,但是同时也有可能是一个动乱年代的即将开始征兆;孩子的作文如果充满了童真和趣味,那这个时代的人就是生活在了好时代,是令人羡慕的。
民国时期小朋友作文和现代小朋友作文水平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距,出现差距的原因,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大家认真反思的问题,历史车轮只能是滚滚向前,民国距今百余年,我们却让自己现在的国语水平不如民国时期,是我们的耻辱!
附录:
网贴民国版作文
民国小学生作文】春郊游记(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昨天上午9点,“南京周末”发的这条新浪微博,受到网友们的“青睐”,截至昨晚6点,已被转发了2000多次,评论达到600余条。
网贴现代版作文
昨天上午,本报的新浪微博也转发了这篇“民国小学生作文”,并转了网友“冷小骨”贴出的“现在小学生作文”——“春郊游记: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