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2013-08-19 18:52:25)
标签:

黑蝶影像空间

林岚

金色热贡

青海同仁回族人民

神奇美妙的青海观赏石

分类: 黑蝶游记图片专集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青海观赏石

    中国龙脉昆仑山作为中国第一神山,千百年来昆仑山留下了无数美丽的传说和难解之迷。昆仑山起自帕米尔高原,横贯亚洲中部,由新疆西藏地界入青海、四川。昆仑山势如巨蟒,誉称亚洲脊柱。昆仑山在新疆境内有1800公里长,在青海境内有1200多公里,宽平均海拔为5500米。共工氏驾龙凌空,猛地撞向昆仑山(不周山)。一声震天巨响,昆仑山拦腰折断,山体轰然崩塌。天地发生巨变,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大地向东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倾倒,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这是上古的神话也许应验了亿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从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太古代地层到使亚洲发生褶皱、变质、断裂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新生代地层,地球内部经历了多代地壳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石类。据当代科学考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板块活动之剧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交汇处也是两大地质板块交汇点。不断的运动和撞击,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一种神奇的矿物结构形成了,那就是神奇美妙独一无二的昆仑石。

    神圣的昆仑山是那样令人心驰神往,可当大客车长时间穿行于昆仑山间曲折盘旋在无穷无尽的山路上时,它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连绵不绝和满目荒凉,感觉犹如脱离人寰身处另外一个荒寂的星球,更难以想象这些色彩斑斓的鹅卵石会出产于此。也许这就是昆仑的苍茫与大气、雄浑深邈和变幻无穷的本色吧。

 

   曾经在青海贵南县境内深山中的一片净土,在陀乐寺小住的日子里,或在清新晨光中,或是炎炎烈日之下,伏地挑捡石头。那里有不少布满鹅卵石的小坡,陀乐寺就在群山之中,鹅卵石的小坡之上。住在陀乐寺的短短数日里,偶然发现这里的石头在山坡上尘土之中静静地守候着星辰日月,眼前神奇的石头给人扑朔迷离的错觉,令人的思绪恍惚若失,仿佛自己也已化身其中。 

 

   这次我们进入同仁热贡的回族家庭,适逢回族人民的开斋节的第二天。进去后得到主人热情款待,各种食物直接上桌,面对桌上琳琅满目的美食我们瞬间没了抵抗力,站在桌边每一种都品尝过,那葡萄和羊肉的美味根本不输于新疆的。见我们都饿了,好客的主人还不停地补充食物。主人是奇石的收藏者,一楼展示厅里呈列着相当数量的青海奇石。我流连于其中时竟然忘却了美味的存在。因为这些石头积淀着浩瀚宇宙的密码,是亿万年的日神月华造化,各种色彩和纹理使人望着望着便能发呆,产生臆想而忘却了自己还身处滚滚红尘,只与巧石互通心曲。

 

    这或许是我家老爷子喜欢石头而影响的缘故,自2011年滇西之旅他辗转七个城市背回50斤重的各色石头,我也从陀乐寺辗转四个县背回近20斤重的昆仑鹅卵石,为老爷子的那些珍藏里增加一些亮色。彩色的青海奇石经水和岁月的浸润后看起来美丽非凡,绚烂的色彩仿若彩虹一般。这些与天地山海共存的石头,昭示着它们无言的永恒,它们带着大自然的馈赠静静地存在着,愿它们带给我的家人和亲友一生的吉祥如意。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主人热情款待,各种食物直接上桌,面对桌上琳琅满目的美食我们瞬间没了抵抗力,站在桌边每一种都品尝过,适逢回族人民的开斋节的第二天。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热情好客的奇石馆回族主人。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回族一条街,据说百年以上的历史,目前正在修缮中。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回族家庭门上的荣誉,超喜欢门上的两对小鱼。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典型的回族小院,女主人特别勤劳。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木质结构的房子富有岁月的沧桑感。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正在看手机的回族青年,因为我们的到来受到些许的惊扰。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害羞的回族小朋友。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调皮的回族小学生。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超香甜的葡萄,一点不输于新疆吐鲁番的葡萄。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面对桌上琳琅满目的美食我们瞬间没了抵抗力,站在桌边每一种都品尝过。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金色热贡】神奇美妙的彩色石头

(以上照片多用手机拍摄)

 

中国观赏石简介·青海观赏石
浙江 黄人希


1、丹麻石
丹麻石,又名丹麻彩石、昆仑彩石,学名叶蜡石,出自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丹麻乡一带。该石蕴藏在当地30厘米厚呈带状分布的昆仑山支脉土层内,呈晶体纹或瓣纹,局部微透明和或半透明,色调淡雅柔和,由黄褐、乳白、红褐、紫、橙等各色组成波状条纹,纹理自然流畅,层次错落有致,起伏跌宕。石体彩纹绚丽多姿,奇特而富于变化,有条带状、花斑状、波纹状、褶皱纹状等纹饰。形成的图案有的似大海波涛、奇峰云天、日出朝霞,云水相连,气势磅礴,有的如潺潺流水、草木繁茂、百花盛开,景随意迁,神采盎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丹麻石为多色石,在同一石体上呈互不渗透的不同颜色。主要由方解石及褐铁矿组成,并含有二氧化硅、铝、氧化钾、钙、锰、锶等矿物成份。质地蜡润,摩氏硬度为3~4。青海丹麻石有冻石和雪花石等类:冻石石质较软,润滑似玉,颜色有雪白、乳白、乳黄、褐、紫等,尤以石质透明的水晶冻、瑰丽多彩的玛瑙冻和花纹精巧的脑纹冻为佳;雪花石呈白色,石内含雪花状的花纹。
丹麻石柔而易攻,上光性好,不仅用于观赏,还是良好的雕刻石料,可制成屏风、花盆、笔筒、镇纸、图章、花鸟虫鱼、山水景物等工艺品,颇受藏家青睐。
2、河源石
河源石,出自青海省境内黄河上游绵延数百公里的河段。黄河发源于青海腹地,出产河源石的深山峡谷,大都峡窄谷深,河床落差大,水流湍流。两岸群山峻岭、千沟百壑里不同质地的石头被水流携入河中,经咆哮的黄河水长期冲刷、磨励、剥蚀及多种致色物质的浸染,造就成形状奇异、千姿万态的造型石和纹理多变、绚丽多彩的图纹石。河源石石质细腻坚硬,色泽多为黑、褐、藏青等,白、绿、黄次之,红、紫较罕见,石肤润泽,形态朴拙雄奇、凝重敦厚,构图生动,显得粗犷与豪放。
黄河在青海省境内由涓涓细流汇成汹涌之势,沿岸河滩深谷遍布卵石,形成丰富的观赏石资源,产于黄河青海段的奇异之石称河源石,多以造型取胜。河源石的特点是具有浮雕效果,纹理呈现多个层次,石表凹凸有致,既有纹理图案,又是浮雕象形。并以纹理丰富、图案清晰、线条流畅、石质坚硬光泽,及雄浑、粗犷、大气而极具观赏效果。
3、江源石
江源石,出自青海省长江上游。长江、澜沧江的源头都在青海,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冰川,流经区内地貌形态复杂多样,从山脊到深切河谷,气势恢宏,奇岩异石资源丰富。江源石石质坚硬细腻,以花岗岩类、河光卵石极其它质地之图纹石为主,大小兼有,以大居多。图纹石的画面内容有人物、动物、文字等。经200万年浪雕雨琢的造型石则千奇百怪,形象十分逼真,显得大气浑朴、高贵典雅,韵味独到。尤其长江源头的天波石,由岩石沉积纹理构成,波纹流畅,姿态精妙。
澜沧江中的石头其大小、风格等均与长江里的石头相似,但产地远离城镇,采集不易,产出较少。
4、乌金石
乌金石,出自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县、循化县黄河区域。该石质地致密细腻,色泽乌黑发亮。石体曲线流畅,孔洞、沟槽较多,形状怪异,多具象形。纯黑是乌金石的特点,显现出朴拙敦厚、肃穆沉稳,威严豪壮,典雅高古。
乌金石属火成岩,由于石块本身存在的硬度,经黄河激流不断剥蚀、磨砺,造成一种差异剥蚀效果,使石块棱角磨尽,并在表面形成各种曲线及大小空洞和沟槽,于是乌金石的外形变成千奇百怪而极具观赏价值。但产出数量相对较少,是奇石收藏者的珍品。
5、青海星辰石
青海星辰石,原名鼓丁石。主要出自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县、循化县一带的黄河中。星辰石为黄河源头石种中的佼佼者,属火成岩,是地心岩浆冷却的结晶体,摩氏硬度6~7。石体经二百多万年的自然风化及河水冲击磨砺,石肤都较为光滑、滋润,石体多数在20~80厘米之间,也有少数体量达几吨重。星辰石产地区域不大,数量稀少,颜色古朴凝重,一般以黑色为基调,偶有黄、褐、绿等色,多为黑底间墨绿纹,显示镶嵌的效果,纹饰多由石面凸起,呈现出似星星、月亮、太阳或星夜云彩、九天银河等画面。
星辰石在成岩时,由于岩浆中混入不同的岩质,冷却后构成硬度不一的岩石,经二百多万年的变化后,形成石体表面布满各种"鼓丁"的观赏石。
6、青海桃花石
青海桃花石,也称桃花玉石,出自青海省祁连山一带。该石质地、硬度极似"翡翠",又称"粉色的翠"。石质微透明,富有玻璃光泽;石中含多种金属矿物成分,同一石上呈现互不渗透的不同颜色或互相渗透的混合颜色,经加工抛光,呈鲜艳的桃红色并间杂黑色的纹饰。
桃花石为原矿状分布,开采后其切开面呈黑色、绿色、淡蓝色等线条有机组合,纹理清晰,画面组合协调,色美质丽,可与彩玉石媲美,颇具观赏价值。
7、松多石
松多石,主要出自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县松多乡及周边地区。该石摩氏硬度为5左右,石质较粗糙疏松,内部结构粒径大,相对松散,透气性强。外表沟壑纵横、坑洼多变,造势奇异、怪古,富于变化,也有"瘦透漏皱"的形态。颜色呈灰、深灰、土、淡黄、葱绿、墨黑等,以黑色、灰色为主。造型五花八门,多为象形和抽象类。很早即为西宁、海东一带的玩赏石,近几年产出不多。松多石一般用作庭院摆设或案头清玩。
8、昆仑风砺石
昆仑风砺石,又称昆仑石、风凌石、戈壁石、大漠石,出自青海省海西戈壁及昆仑山下的诺木洪等戈壁地区。该石矿物成分为硅质岩,摩氏硬度为7左右,具有质地坚硬,光洁圆滑,色彩绚丽的特点。其色泽以黑、灰居多,白、黄、红较少。石体峰谷落差大,多呈山形景观,偶有象形者。形态浑然天成,粗犷和细腻、抽象与形象、朦胧与明晰交织一起,相得益彰。玉化程度高及间有玉、玛瑙、水晶质地者,更为艳丽多姿。
此石长期裸露于戈壁荒滩,经高原千百万年强风沙的吹打、剥蚀,摩氏硬度低于6者,多受不住大漠戈壁环境的自然侵蚀而逐渐消去,剩下的多是高硬度的玛瑙、碧玉和高硅质岩石,呈现出深槽幽谷、筋骨突起、山峰林立等千奇百怪的姿态,成为造型粗犷、瘦漏透皱俱全的奇异之石。昆仑风砺石的形成过程复杂而漫长,原岩于地壳中存在了亿万年以上,风砂磨砺只是对石形、石肤的美化而已。
9、湟水石
湟水石,又称河湟石,主要出自青海省西宁市小峡口一带的湟水河及青海东北部河湟谷地。该石以石英质,硅质岩矿等为主,多为彩卵石,摩氏硬度一般在6~7左右。石头底色大都为白、乳白、乳黄等,间有大红、暗红、粉红及土黄、橘皮色等斑纹,色泽对比度大,纹理简练洒脱。形成的画面艳丽多姿,有日月星辰、奇峰异岭、田园山水、天地景观、飞禽走兽、人物花草等,或古色古香,或淡彩、浓墨,风格万千,极尽变化,大都有出神入化的意境。
湟水石朴实无华,均为图纹石,极少有其它类别。小峡口位于西宁以东40公里,紧靠湟水河边,该地盛产的湟水石,石皮细润,颜色鲜艳,图纹精致。
10、昆仑玉石
昆仑玉石,出自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昆仑山玉女峰附近。昆仑玉与和田玉同出于昆仑山北坡,属于同一条矿脉,并沿昆仑山脉走向断续分布,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与和田玉基本相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牧民发现。昆仑玉石除矿山料之外,河中的子玉、山水玉是天然的观赏石。在发现初期,山水玉曾遍布山野。
昆仑玉石存在于白云石大理岩或白云质大理岩与中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上,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含量一般在95%以上。摩氏硬度在6~6.5左右,比重2.7~3.1,为半透明油脂光泽,质韧细腻,温润晶莹,具有块大、少裂、可雕性好、坚韧不易碎等特质。昆仑玉的种类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等,尤以白带绿为奇特,白中带有碧绿的玉质颜色,纹理细腻独特,色泽美丽丰富,淡雅清爽。昆仑玉经雕琢可制成笔筒、花插、镇纸、印泥盆及彩石镶嵌座屏等,奇特美观,典雅大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1、祁连玉石
祁连玉石,主要出自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野牛沟一带的河道和山野。该石质地细腻,多为子玉和山水料,石中间有多种颜色,体量从几十公斤到几吨者均有,大者可达十来吨。其中除少量的碧玉、墨玉可用于制作工艺品外,多数原石是品位极高的观赏石,大者亦可用于点缀园林、庭院。
◎祁连玉,是对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种玉石的总称。祁连玉结构致密细微、色泽鲜丽柔和,摩氏硬度4~5,呈各种绿色,有浅绿、翠绿、墨绿、白色及过滤色,其雕制品细腻滋润,具半透明感,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祁连玉产地分布广泛,矿物成份以蛇纹石为主的称蛇纹玉,多呈暗绿、墨绿色、黄绿色等,质地细腻,韧性强,摩氏硬度为3;以闪透石、淡斜绿泥石为主的称软玉;以钙铝榴石、透辉石、斜长石等为主的有密玉、翠玉、白玉等。
祁连翠玉,产于祁连玉石沟一带,玉质白中带绿,质地晶莹,颇似翡翠而得名;绿玉,产于祁连玉石沟,乐都中坝等地;美酒玉,产于都兰县地区,有醇化酒类的作用。
12、彩卵石
彩卵石,亦称三江源彩卵石,主要出自流经青海省的黄河、长江、澜沧江中,大通河、湟水河、巴音河等也有产出。该石属呈彩艳丽的卵石,岩性多为火成岩、石英岩等,质地紧密坚韧,摩氏硬度约6~7左右,肤感细腻,多呈亚光光泽,深沉朴拙。颜色主要有红、绿、黑、紫、雪白等,构成花彩、山水、动植物、星象、金钱等图纹,画面色泽对比度大,意境出神入化,雄浑矫健。
彩卵石是青海资源量最大的石种,目前河道表面和靠近城区近郊地段已不多见,但地下及郊区外,藏量仍然很大。
13、黑白彩石
黑白彩石,又称黑白秀、东沟石,出自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县东沟乡境内,沿河分布。该石属石膏质类,质地如玉,有透感。以白色为底,石中间有纯黑色矿物质,黑白二色十分醒目。其纹理有斑点、线条、朵团等,形成花、鸟、虫、人物等图案,清艳亮丽。
14、沙疙瘩石
沙疙瘩石,又称石蛋、石胆、姜石、沙卵石、泥浆石,出自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穆盖滩东北边缘。
该石为沙质岩浆凝结而成的团块,石质硬度约为4。石表多为褐黄色、土褐色,少量内含纯黑的石蛋。小者盈寸,大者长达一米以上。体态怪异,由数个大小不一的球状体嵌合在一起,犹如卡通造型;线条流畅,变化奇特,以形似人物、鸟兽、恐龙和其它怪异之物者居多,尤其石蛋越多者越奇妙精美。
沙疙瘩石蕴存在上第三系红色砂砾岩上部堆积物中,发现于2004年夏。黄褐色球状团块由细粒砂土组成,胶结物为碳酸钙;团块里的黑色石蛋是由微细粒铁、锰矿物与沙粒组成,一般形体较小,极具点缀作用。
15、绿松石
绿松石,出自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该石由铜铝磷酸盐矿物组成,含Al2O334.5%、CuO14.0%、Fe2O33.5%、P2O50.32%、H2O13.7、SiO28.4%。主要呈天蓝、淡蓝、绿色,亦有月白、蓝绿、褐等色,质地较细腻,不透明,具油脂~蜡状光泽,色泽较鲜艳。
青海绿松石蕴存在岩石或赤铁矿石之裂隙中,其规模很小,多集中在乌兰县高特拉蒙矿点和断层山矿点两地。
16、冻石
冻石,又称昆仑冻石、尕巴玉,出自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县哈拉直沟乡等地。该石质地软润,硬度为1.5~2左右,不透明或半透明,呈白、浅黄、红、茶褐、灰绿等色,计20多个品种。色泽变化丰富,纯白色者,雪白如玉;冰糖玉色者,质纯色润、晶莹透亮;半透明乳色者,玉斑隐透、白里结晶等。多为无色、浅乳白色半透明状,局部铁质浸染呈现浅黄褐、褐色,构成天然花纹。冻石一般用于雕刻工艺品,亦可制作印章。
冻石属高岭石粘土岩,由结晶微细片状高岭石集合组成,高岭石片结晶大小为0.01~0.15mm,粒度均匀一致。在哈拉直沟乡盐昌村后山有大量产出。
注:冻石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边境的昆仑山脉中,俗称昆仑冻石,当地土族称尕巴玉。
17、都兰石(印章石)
都兰石,出自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该石属叶蜡石,质地致密细腻,呈浅红、暗黄绿等色,微透明至半透明,宜于篆刻印章。
附录:
㈠、红宝石
◇红宝石,出自青海省西部阿尔金山东段地区。含红宝石的刚玉云母斜长岩成大小不等的透镜体分布于蚀变超基性岩中,岩体长约十多公里。红宝石呈深玫瑰红,常常有蓝色的色带或色斑,粒径5~10毫米,长20~30毫米,但透明度较差,一般达不到刻面级宝石的质量。
㈡、青海玉石
除前述之昆仑玉石、祁连玉石外,还有:
◇乌兰翠,又称乌兰翠玉,出自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该石由含铬尖晶石矽卡岩组成,矿物以钙铝石榴石为主,含有绿泥石及微量元素铬。细晶结构,块状构造。密度一般为3.5,摩氏硬度6.5左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呈灰白、灰绿、暗绿、翠绿等色,以白底带浓绿翠斑者为佳。由于致密度差,抛光性能不佳,常用于制作玉镯、戒面及玉白菜和其他小饰件。钙铝石榴石型玉石是青海特有的玉种,质地坚韧,优者颜色翠绿,光泽滋润柔和,颇似翡翠。
◇美酒玉,出自青海省乌兰县与都兰县交界处的灰狼沟一带。该石为透辉石符山石岩,主要化学成分是钙铝硅酸盐。系基性火成岩经蚀变作用的产物,由于蚀变作用较弱,保留有原岩矿物结构的特点。常呈浅绿、灰绿、蓝绿色,自然花纹细腻秀丽,光泽较差、透明度不足,宜用于雕制工艺品、酒具、摆件等,作酒具或将其投入酒中,具有醇化酒类的作用,故名。
◇祁连翠,又称祁连翠玉,当地亦称青海翠。出自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玉石沟一带,该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石,粒状变晶结构,其次为蛇纹石,摩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3.2~3.5,折射率1.67~1.69,半透明至不透明,颜色白中带绿。以鲜绿艳丽,质地晶莹,颇似翡翠而得名。佳者白底如雪,绿彩纯正柔和,半透明状,结构细腻,抛光后玻璃光泽;中等品一般为白底,绿色呈斑块、斑点、条带或侵染状分布,透明度较差,结构较粗,有时可见晶粒;次等祁连翠结构粗糙,透明度差或不透明,没有玻璃光泽,其颜色亦艳丽。
◇桃花石,又名京粉翠,出自青海省海西州海北州等地区的变质岩层中。该石属蔷薇辉石质玉石,由颗粒细小的蔷薇辉石组成,呈粉红、玫瑰红、桃红、灰粉红等色。多作为彩石用途,极少数颜色鲜艳、质地致密细腻者,可用作玉雕原料。代表性矿点有乌兰县哈莉哈德矿点和祁连县清水沟矿点等。
◇青海岫玉,出自青海省海北州、海西州、果洛州和海东地区的超基性岩中。岫玉为蛇纹石质玉石,主要由微细的纤维蛇纹石及少量胶蛇纹石和叶蛇纹石组成,以深绿、墨绿、黄绿为主,亦有白、黑灰绿等颜色,质地细腻,徽透明至半透明,或不透明,光泽柔和。代表性矿点有祁连县玉石沟矿点和乐都县玉石台矿点等。
◇柴达木玉,出自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地区和乌兰县灰狼沟地区。该玉石产于超基性岩与辉长岩接触带中,属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与辉长岩接触交代作用的产物,主要矿物组成为辉石、透辉石、石榴石、符山石、次闪石、透闪石、阳起石等,质地较佳,有主要由辉石矿物组成的辉石玉和主要由闪石矿物组成的闪石玉。辉石玉,当地称“硬玉”,呈灰白、黄白、浅褐等色,显玻璃光泽,致密块状,摩氏硬度6~7,有花斑玉、硬白玉、粉玉等品种,其中花斑玉在白底上呈现绿色的花纹、斑点、云雾,质类翡翠。闪石玉,当地称“软玉”,呈黄绿、灰绿、暗灰绿等色,显油脂光泽、蜡状光泽,致密块状,摩氏硬度为4~6,有绿花玉、绿条玉、绿斑玉等品种。
◇墨绿玉,出自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乌妥沟。墨绿玉矿体赋存于超基性岩体中,属全蛇纹石化含闪石橄榄岩,呈墨绿色,微透明,质地较好。
◇竹叶玉,又称都兰玉、都兰岫玉,出自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是一种具有竹叶花纹的块状蛇纹岩,故名。
㈢、青海印石
除前述之都兰石、部分冻石外,另有:
◇波浪石,《福州寿山石志》:“波浪石产于青海省都兰县,石质硬脆,有白、黄、紫、橙等色,有结晶体色纹或瓣纹。”
 



般若菠萝蜜多心经鸣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