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黑蝶影像空间金色热贡林岚热贡民族文化宫唐卡无穷的魅力 |
分类: 黑蝶游记图片专集 |
八零后的文化宫的创办人嘎藏加措。
嘎藏加措正在热情迎接每个前来观赏唐卡的媒体和博友们。
彩绘唐卡的展示大厅
四臂观音的鎏金塑像
嘎藏师父的办公室
暖暖的阳光安静的禅座。
美轮美奂的巨幅赞巴拉堆绣唐卡。
藏民族吉祥的小摆设。
四臂观音堆绣唐卡
精美的堆绣细节,在用色上几乎所有唐卡必须加以红、黄、蓝三色边饰。
禅堂的左侧房间女人不能进入,只好在窗外拍摄。
千手观音
唐卡从颜色上区分有黑底描金的黑唐卡;朱砂描金的红唐卡;金底描红的金唐卡等。
画布是固定在"唐卓"上绘制完成的。
未完成的绿度母唐卡
正在学习唐卡绘制的小伙子介绍说,稀释矿物颜料是用骨胶作为调和剂。
在洁净教室里,适逢假期,学画的学生们放假回家了。
一幅唐卡的用色之多让人咋舌。
用矿石类、植物类、药材类、动物类及纯黄金粉混合而成。
经过研磨后的天然矿物颜料,金粉、银粉、朱砂、雄黄等矿物颜料为主,也有用植物颜料相配的。
图书馆里藏有很多唐卡绘画的学习材料。
一楼销售大厅里的绿松石摆件。
嘎藏师父在为小林的画签名留念。
小林随手画的释迦牟尼佛,上面有好几个人的签名。
带我参观完图书馆后副校吉合他本和我的合影。
嘎桑加措:如何看待唐卡的价值?
分辨印刷品和手工品,是鉴别唐卡的第一步,如果是印刷品,无论如何精美,都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以前,很多唐卡都是绘在羊皮上,后来则有用绢、白布等,现在,也有少量用纸或油画布。当然,现在用机器批量生产的也很多,这种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就没有收藏价值。
唐卡制作的过程:
1.做画布(或选用牛皮、羊皮,还有用整张人皮的,目前留存下来的很少,三、五幅而已,现在是不可能再用人皮画了)。
2.画线稿。
3.调制矿物颜料。
4.上色(过程中喇嘛会念经)。
5.背面签上对该唐卡加持喇嘛的名字。
6.装裱(等唐卡阴干后装裱,分传统藏式装裱和相框装裱,相框装裱适用于南方)。
历经2个月以上(根据大小和画面构图复杂程度时间不等,也有历时几年的。)算是完成。
这是最简明扼要的流程。
绘制唐卡前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
画布一般是浅色画布,不要太厚大硬。画布太厚太硬容易使颜料剥落和皱裂。最合适的画布是织工细密的纯白府绸或棉布,没有图案的白丝绸做画布也非常合适。有的唐卡尺幅很大,用一块画布根本不够,这样只好把好几块画布用非常细密的针脚缝合在一起,缝好的几块布的接缝处不能有碍于唐卡画面的完整。
把画布固定在"唐卓"上之后,就着手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面布时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糨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接下来便是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所需要标出的轮廓线。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通常称墨线草图即线描草图为"黑画"。勾墨之后再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河流、岩石、山丘、树木、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然后画佛身,眼睛先空着。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把上面所说的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故称这些金色图案为“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金色来勾边,称“金线”。最后,将所有需要用墨勾的线再勾勒一遍,然后再画上眼睛。点睛以后,这幅作品就算完成了。
画面上围绕佛像留出的空白还要画上景物或其他由“地、水、火、风”四原素组成的无生命的物体,也可以画上人们乐见的众生有情。
在一幅金唐中通常只有嘴、眼睛、指甲、毛发等处使用其他色彩;在朱红唐和黑唐中,使用水色的地方与金唐有所不同,在唐卡习墨的地方也可以使用焦麦水,这样画面光洁平坦。
唐卡的制作工艺
唐卡的绘制过程是根据画面大小,将白布用绳子绷在特制的木框上,经过特殊方法使布面平整光滑。严格依据画佛像的尺度起稿,藏语中称为“提康”。所有佛像都有造像标准,如果不遵守这些尺寸要求,就不能称为佛像,不能接受活佛的开光,也不能成为圣物。绘制唐卡一般用烧制的柳木炭条,完成后用淡墨线勾画定稿,然后就着色、分染、勾色线,最后描金。绘制完后请高僧活佛进行装藏、开光,唐卡才具有灵气,成为圣物。
唐卡的颜料大部分取之自然,全部由画工自己加工制作:用矿石类、植物类、药材类、动物类及纯黄金粉混合而成。唐卡从颜色上区分有黑底描金的黑唐卡;朱砂描金的红唐卡;金底描红的金唐卡等。
唐卡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长75厘米,宽50厘米,除条幅形唐卡外,还可以看到横幅形唐卡:这种唐卡大幅的长1.10米,条宽约3.5米。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
〖唐卡的形式〗
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绣。织锦唐卡是以缎纹为地,用数色之丝为纬,间错提花而织造,粘贴在织物上,故又称“堆绣”。贴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缎,剪裁成各种人物和图形,粘贴在织物上。缂丝唐卡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仅于强烈的装饰性。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金彩辉映,格外地显得灿烂夺目。缂丝是我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品。
这些织物唐卡,质地紧密而厚实、构图严谨、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西藏的织物唐卡多是内地特制的,其中尤以明代永乐、成化年间传到西藏的为多,后来西藏本地也能生产刺绣和贴花一类的织物唐卡了。印刷唐卡有两种,一种是满幅套色印刷后装裱的,还有一种是先将画好的图像刻成雕板,用墨印于薄绢或细布上,然后着色装裱而成。这种唐卡,笔画纤细,刀法遒劲,设色多为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层次分明,别具一格。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视之如雕镂之象,风貌典雅,富有立体装饰效果。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多是印刷唐卡与绘制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