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心似莲花开
|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心似莲花开。南无阿弥陀佛……”,未曾想,网上竟真有《心似莲花开》这首歌。打开来,静静地凝听。梵唱声声,心情悠悠。心似莲花,欣欣然舒茎展蕊,于空灵之界悄然盛放。踏月而来的莲香,一尘不染,涤心荡肠,固然难进佛家悟惮之境,但游走于浮华世界的急躁之心,已似得乐温顺的安抚,无声地沉寂。
真正爱一物,实在并不再于其形,而再于其质。这“四德”和“十善”,算时我爱莲之理由的基本所再。而莲之洁质出尘,想来亦时“六尘”中凡夫俗子潜心寻求的无私境界。固然,深知这世尘的纷纭扰扰,毕竟时躲不过,但心中却执著一念地幻想固守一方幻想的心灵家园,如莲般纯粹净美。记得济公曾自嘲:“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不解其真理,但朦胧可感其超然于物外的佛心。实在,红尘之事,依然时难免要随波逐流。凡人修身养性,大抵也无二异,只在于干净本心之质。
安静的阳春午后,微风尘轻,一些混乱的思绪纷然跌落,心似莲花开,安然,静美。
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不甚笃信赖何宗教的人,但与佛教却有着不解之缘。因莲,而忆念有佛;因佛,而更觉莲之圣洁。
佛经之中,谓莲花为“莲华”,述莲花之美又“四德”、“十善”。四德,即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这四德正对应佛之“常、乐、我、净”四德。莲花之“十善”,则包含:离诸染污、不与恶俱、戒香充斥、本体清净、面相熙怡、柔软不涩、见者皆吉、开敷具足、成熟清净、生已又想。
世间之花何其多?花之美,甚于莲者,可谓无计。莲花,因其纯干净美,因其清雅香远,因其渗透惮意,古往今来备受尊崇。佛经把佛过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莲之美,心有莲者能懂;心有莲者,莲花处处自开。世间之事,犹花开花落,潮来潮往,看不透时似隔重山万障,看透时,便如拨雾云开,淡然乐无。
喧嚣城市之中,难觅一方莲池清塘。但在这阳春三月,我知,在熟习或者生疏的某些处所,那朵朵莲花已在阳春艳阳之下摇曳沁脾幽香。爱莲,已多粘未曾亲近,而今,只剩记忆其中的淡淡回味。
点一炷香,品一壶清茶,静静聆听,心似莲花开……
|







听着那曲佛教音乐《心似莲花开》: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
悦耳动听,如聆仙音,让身处红尘喧嚣,心里浮躁万分的自己,顿时安静下来。(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朵花就是一个天堂,一棵草就是一个世界,不管这草是多么的卑微,它有自己的生命,有它自己的世界。那么人呢?不管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环境,出生时都只是赤条条的来,没有任何外物带来,上天只是赐予一次生命,上天给人的都是公平。同样的世界同样的生命,只是以后在这世上的造化不同,所以命运不同罢了。一人一生命,一人一母亲。来世无欲无争,人世即天堂,天堂其实不在缥缈的虚幻西方极乐世界,而在人心里,心里无欲无求无贪念,人间即天堂。一人一世界,成败得失其实都是人心里的一个念,来世去世我们都只是一个人,没有人同来,没有人同去,一个人的世界,内心外在,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和失去其实只是一个人心念、心魔,其实我们最终都是一无所有,来于红尘,归于尘埃。
莫如,让心境在尘埃里,开出洁净明艳的花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