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2010-03-20 02:35:03)
标签:

黑蝶影像空间

云南之旅

德宏自治州

树包塔

父母亲

生活

休闲

情感

旅游

分类: 黑蝶游记图片专集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幽静的菩提寺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典型的对称式结构,显得典雅而质朴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傣族特色雕塑 

     菩提寺位于芒市西南路中段西侧,是小乘佛教的寺庙,因寺前有一株茂盛的菩提树,故得名。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据记载,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67年),相传当时茫施(今芒市)长官司长官的大儿子舍弃官位,削发为僧,修建了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树,便借树取名为菩提寺。三百余年来,屡遭战乱浩劫,破了又重修,菩提寺历经沧桑,直到现在,除了屋顶采用了汉族的歇山式建筑外,整体结构是傣族干栏式风格。这座寺庙虽然不大,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寺内珍藏着琳琅满目的壁画、剪纸、万卷经书等三四百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傣族艺术珍品。大殿前的一对石雕动物,是缅甸传说中的一种奇兽,叫“嘎朵”,专门守护佛殿的。菩提寺不仅是僧人念经、教徒朝拜的地方,而且是傣族民间艺术的一座宝库。菩提寺经过修缮彩画,殿宇更加轩昂,每逢农历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附近村寨的教徒,手捧鲜花和供品云集于此,虔诚拜佛。这座寺庙在缅甸享有一定的盛誉,也是享誉东南亚的著名佛寺。

     菩提寺是宫殿瓦顶式的木架楼房,属楼奘无塔寺,坐西向东。寺院占地3600平方米,其中寺基座占地1000平方米,寺高14米,佛殿由屋架、屋脊、殿尖三部分组成。屋架以木结构为主体,十二根通天大柱拔地而起,穿过楼板直抵梁架,组成中堂顶架的本部(即正殿),两侧略小的木柱承接副梁构成四周的偏厦,使殿堂更加宽敞。整个殿内共有53棵木柱支撑,楼下中空,离地约两米。月圆形的正门向着东方(据传释迦牟尼修炼成佛是面东盘坐),正门的南北两边为侧门。外沿镶板壁,木料選材考究,结构严密。大殿屋脊为上小下大的重檐建筑,歇山式。屋顶的举折及屋角出翘形如飞鸟展翼的重檐坡面各部分曲线流畅,造型优美,屋脊、檐面、翘角等均有鴟吻装饰。傣族、汉族的歇山式屋顶与杆栏式木结构巧妙地结合起来,又融合从缅甸引进的黄铜镂空、缨络垂吊工艺,光艳夺目的“提奘”(小塔)悬于屋脊正中。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门口一对石狮子雄姿勃勃,陡添几分庄严静穆气氛,路面斑驳的阳光却有着祥和的气氛。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菩提树边上的主殿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必须拖鞋进去的殿堂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翠绿色的菠萝蜜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佛塔边上的四不像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风景见证了时光和热情,热带的种子有一种蓬勃欲发的生命力,这就是世间万物的和谐。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极富风情的勐巴娜西大门

    “勐巴娜西”是傣语的发音,意思是“美丽神奇的地方”。云南德宏的勐巴娜西珍奇园里,汇集了罕见的奇石、化石和树化玉、黄龙玉精品及大型根雕等,其中有上亿年历史的硅化石和各种造型奇特、酷似动物或人物的奇石,惟妙惟肖,而且这些奇石异木大多价值不菲。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菩提寺里的百年菩提树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山顶上的勐焕大金塔

   勐焕大金塔坐落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城区东南方——孔雀湖畔的雷崖让山之巅,四周山清水秀,郁郁葱葱,环境幽雅,视野辽阔。塔高73米,底宽50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气势恢宏。该塔目前堪称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  勐焕大金塔属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该塔堪称当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第一塔,是我州和芒市地区一个十分醒目的标志性建筑,既是增进睦邻友好、中缅胞波情谊的桥梁,更是吸引中外游客的一大佛教旅游胜地。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菩提寺右侧辅楼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迎门站着一对似真人般大小的塑像。左边的女像各“木林灭黑娜”(傣语传说中的护法神)。右边男塑像各“鱼说纵”,傣族上层男士打扮。两塑像均出身民间艺人之手,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守护神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塔包树

    潞西市的一座奇特的“树包塔”。这座塔高11.6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200多年的历史。正面是树包塔反面是塔包树,由于塔中长出一棵榕树,在塔缝里发芽,生根,而后又伸出许多气根深扎地下,粗壮的气根将塔紧紧扎住,根深叶茂。一眼看去,树包塔,塔长树,树塔浑然一体。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吉祥如意的象幸图案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夹道种植着的南国特色的椰子树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目瑙纵歌柱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黄龙玉石料

    黄龙玉,据百度百科介绍,是2004年在龙陵县发现的一种新玉种,被誉为继新疆和田玉和缅甸翡翠之后发现的最优质的玉种。黄龙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只作为观赏石被人收藏和买卖,最初被称为“黄蜡石”。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与和田玉等软玉相比,硬度更好、透度更高、色彩更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黄色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黄龙玉由黄蜡石总隐晶质的玉髓及部分玛瑙所形成的,通俗地说,就是达到玉石级部分的黄蜡石,其质地细腻、温润灵动,既能作为观赏石又能作为玉雕材料。黄龙玉产于龙陵县龙新乡、象达、碧寨三乡交接的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内,呈鸡窝状、脉状分布,分布区域很广,存储量尚未探明。

#黄龙玉的品级鉴评#

  种:其质地越细腻种越好,表现在抛光度好,籽料的手感细腻柔美。

  水:黄龙玉的透光度。

  色:黄龙玉的颜色及其饱和度。

  净:黄龙玉内含杂质及绵的多少。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我挑出的“花花”被巧手制作出美丽的挂件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玲珑剔透的黄龙玉石榴花挂件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珠宝街繁忙的摊位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整条街就这么一串,也是最喜欢的水墨玉挂件,被我放在书桌上,天天看着它心里美着呢。

【云南之旅】德宏自治州少数民族风情  
黄龙玉材质的玫瑰花挂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