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生活记录早安中国第42天减肥训练营第一巨胖减肥瘦身体重平台期 |
秦潜两周来减重不明显原因为何?队员对于减重不满意的情况应怎样看待?是否体重不减轻就说明身体素质未得到改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早安中国-第42天减肥训练营总教练王友松先生,请他为我们详细解答。
http://www.42day.com.cn/Portals/0/wangyousong.jpg
早安中国-第42天减肥训练营总教练 王友松先生
http://www.42day.com.cn/Portals/0/the-third-week-3.jpg
秦潜进行哑铃操后的肌肉放松训练
心理调整阶段,需要全方位呵护
记者:王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训练营队员秦潜可以说是一个超大体重的队员了,他第二阶段训练的前两周减重不是很理想,两周仅减去2公斤的体重,对此您怎样看待?
王友松:秦潜第一期减得很不错,第二期开始可能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波动。比如说很长时间没有离开家,有些想家;他上一阶段已经交上的朋友,有一些已经离开训练营,也给他带来一些心情的波动。一般第二阶段的老队员,尤其他这样体重比较大的,第一次经历这种相对有一定强度的运动之后,到一阶段结束的时候,心理有些松懈是比较常见的。
第二阶段的训练,和新队员重新接触,这次他作为老队员,很多人都在看他,关注他,可能他也会有压力。包括也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疲劳,这种疲劳都是很正常的。一个人的意志力还是很重要的。一旦他的心理疲劳出现以后,可能会造成人身体的疲劳,造成体力的波动,他可能恰恰到了这样一个时期。
记者:老队员的训练经常会出现这种情绪上的波动吗?
王友松:对,有的老队员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而他首先体重确实是超大型,我们以前的老队员也没有像他这么大体重的,超过200公斤的,他可以说是第一个,也受到了很大关注,他的调整可能比别人付出的要更多一些。这段时间他最需要的其实是我们大家的鼓励,需要他的朋友、他的家人、他的教练包括我们住地的老师跟他及时地沟通,去帮助他调节心理状态。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以后,他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老队员留言鼓励,感动减肥训练营
记者:那么针对秦潜的这样一个情绪调整的阶段,训练营采取了怎样的相应措施?
王友松:我们和他的主教练一起,仔细分析了他目前的情况,训练上有一些调整。训练营教练、生活老师、队医专门找他谈心,不少老队员都来鼓励他。他第一阶段的教练段学峰先生亲自发短信鼓励他。
有一位曾经在早安中国-第42天减肥训练营成功减重74公斤、现在已经是标准体重的老队员,在我们的早安中国官方博客上看到了对秦潜的报道,在博客上留言说,他希望与秦潜聊聊,希望鼓励他,我们看到后非常感动,及时帮助他们建立联系。他们通过电话、互发短信,沟通得非常好。这位老队员说因为他自己也有过胖的时候,有过减肥的经历,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成绩,鼓励秦潜减肥一定要坚持,秦潜也深受震动。
记者:训练计划上是否有一些相应的配合?
王友松:其实这样一段心理调整期对他来讲也很有益处,人的心理、体能不可能总是往高峰上走,肯定要有低谷、有调整。比如他体力确实疲劳了,那我们索性就让他休息,他通过半天或一天的休息,体力很快就会获得恢复,这才能保证训练的科学性。
这些大体重的队员的训练,需要心理的、生理的、生活的全方位的配合,往往这些队员的训练,比一些运动员还要更注重这些方面,因为他们是没有任何运动经历的、超大体重的特殊人群。在训练方面我们可能会对教练、对训练计划要求更高一些。
不把眼光只盯在体重秤上
记者;秦潜第一阶段第一周减重达7公斤,第二阶段却没有一开始就减得特别好,是不是也是因为他处在减重的不同阶段?
王友松:队员的第二阶段训练,对他们的意义已经有所不同了。第一阶段里,秦潜已经适应了运动的状态,对他来说,训练到第二阶段,他已经处在一个平稳减重期,处在持续减重、身体素质持续提升的状态,这个阶段对他身体素质的改善非常重要。但这又不像第一阶段刚开始训练,长久不运动的身体一旦开始运动,减重效果会特别明显。这对他都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我们经常跟队员们讲,他们的减重,不要跟任何人去比,要跟你们自己去比,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体力的调整、情绪的调整都有各自独立的过程。
第二阶段前两周减得少,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情况,里面包含很复杂的身体机能上的改善与调整。我们在减肥的时候也总在强调,不要把眼光只盯在体重上,我们要的是他身体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尽管他的体重没有减轻多少,但是他的体能、体力、身体素质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如果这些能实现,减重我们都是可以忽略的。
记者:体重减轻不明显也不能说明体质就没有改善。
王友松:对,体质的改善才是在训练营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有可能你的体重虽然没有变化,但是你身体围度已经发生变化了,身体瘦体重已经改善。他第一期主教练段学峰两周不见他,前两天刚见他就提到,他的腰围明显减少了,这是能看出来的。
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特别深,他入营体检的时候,上楼很费劲,走在他旁边就能听见他气喘吁吁的声音。前天上楼我在前面走,我感觉到有人一直在我后面走,但猜不出是谁,回头一看竟然是他。也就是一路上他能跟上我一般的速度,而且完全听不到他气喘的声音,这就是他心肺功能的改善。他第二期主教练李贺感觉最明显,两周来他的静止心律降低、自行车转速加大、踏板操已经能坚持整整一节课,这些都说明他心肺功能整体改善。
所以我们才强调,不要只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减重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过程。很多队员经过第二阶段的努力,都会发现自己变化是很可喜的。渐渐地他们就意识到实际上自己经历了一个非常科学、合理的减重过程。
相信秦潜能够减好第二期
记者:有时减重太快反而违背科学的原则。
王友松:对。有的队员来到训练营,说希望我第一阶段减掉30公斤,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技术上能够做到,但是那会违背安全、科学的原则。我们不会这样做,而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队员能够持续性地减重。
持续减重,伴随身体素质的持续提高,同时让他的营养摄入慢慢保证一个持平的、合理的状态,这三条线慢慢接近以后,他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这就是我们教练所要做的。
记者:实现健康,对队员来说才是核心的价值。
王友松:我想秦潜是能够减好第二期的,他这么大的体重,已经能够坚持第二个阶段的训练,第一阶段24公斤的减重成绩,对他这样超大体重的队员来说,可以说是相当理想的,他能够全面适应运动的状态,身体各项指标都在往好的方向进展。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成功。对他来讲这是最大的收获。更何况他现在还在继续坚持着,这是很了不起的。
记者:可以说他的减肥之旅已经迈出了很坚实的一大步。
王友松:为什么他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经过这一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发现自己的身体是逐渐在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感受到这些之后他自然而然就会继续坚持。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必要过多地担心或者再给他什么压力,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要帮助他、支持他。
对于他来讲,这种超大体重,通过这种封闭式训练,对他的身体健康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好处,我想到他这阶段结束时的体检,就能够充分体现出他体质的变化。训练营也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他在这里获得很好的收获。我相信接下来他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突破。
文/成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