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哲学与政治学
(2008-07-06 13:41:42)
标签:
杂谈 |
此前,有消息传出本月中旬将要进行珠江游,但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珠江游方案还未最后确定。(见5日本报)
说到游泳,人人喜欢,不论会不会游,大热天在凉水里泡一泡也让人周身畅爽,惬意无限。因为人之初,就是在母亲腹中的羊水中长大,这样说来,人的亲水性是不是一种天性呢。
记得小时候,春末夏初,我们这些勇敢的男孩子就开始下水尝试了,即使冷得牙关“咯咯”作响也在所不惜。真正炎夏酷暑,便是男孩子们的狂欢节,一天非得在河里泡几次不可,泡到直至父母到河边喊吃饭,甚至拿鞭子要打人,才会依依不舍而去。尤其是在学校上了一午的课,流了一身的汗,放学途中书包一甩,衣服一脱,赤条条跳进清澈的河中,与小鱼为伴,那种惬意啊,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学校怕出事,上学前要检查学生有没游泳,老师用指甲在学生手臂上轻轻地划一下,如果有一道明显的白色痕迹,一定有“前科”,为此我们吃了不少苦头。
要说游泳的哲学,首先就是要无忧无虑,放松自我。人,除了在自己家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赤条条地活动而不惹人侧目,触犯众怒?就是游泳场,男女平等,放下包袱,除去伪装,不必担心什么,畅快游玩戏水,这是游泳给人最大的快乐。其次,就是健康,游泳消耗能量,燃烧脂肪,增加肺活量,从而增进健康。在三四十年前市民游珠江时,挂着的标语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体质”,当时游泳也确实可以达到这种目的。
可是,不知何时起,小河脏了、黑了、臭了,我现在的房子后面就有一条小河,是珠江水道的一条小支流,可我不但不敢下去游泳,连在河边走都要掩鼻而行——夏天太阳一晒,臭气蒸发,令人作呕。我的小孩从小在城市长大,连清澈的河水是啥样子都不知道。
这样的江,要下去游泳,为的是什么——健康、快乐、放松?在鱼儿也无法生存的生活下水道、工业废水池游泳,说什么健康、快乐、放松,说了恐怕你也不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有违游泳哲学的。那么,每年兴师动众(为了冲淡脏水,甚至还采取放淡水冲涮的办法),组织民众浩浩荡荡强渡珠江,又是为了什么?
以小人之心,我认为这种游泳乃醉翁之意,无非是想证明些什么。这种游泳背离了哲学,却赋予了政治学的色彩。应该承认,经过有关部门多年的治污努力,珠江水质已经有所了明显的改善,成绩有目共睹,但效果如何恐怕不必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因为这种方法不能说明什么——下水道抢修人员为了工作泡在脏水里,不代表脏水可以游泳。
其实,要证明江水是否变清有许多方法:江水作自来水源是否达标,鱼儿能否健康生长,市民敢否下水游泳……如果观照这些粗浅而直观的标准,母亲河珠江又有多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