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按照报道的数字,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在京单位共有车辆约2.28万辆。两万多辆公车油耗降低20%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此举体现了中央和国务院落实节能减排的决心和带头履行节约的精神。稍嫌不足的是,这个计划主要针对国务院和中央直属机关,没有涉及到地方政府。
谁都知道,我国的公车有三个特征,一是数量多,二是档次高,三是排量大。对于我国公车数量,鲜见于官方文件,但鉴于其泛滥程度,数百万辆是保守估计;至于公车档次,政府对不同级别官员作了相关规定,从数十万的奥迪到二十万的桑塔纳不等;而且,政府公车没有小排量的,一般都在2.0以上,属于高油耗型。
日前,中国油品价格以超过15%的幅度大幅攀升,引起全民关注。据估算,小排量的普通家庭轿年油费开支要增加1000元左右,那么,大排量、高油耗的公车油费开支恐怕就更惊人了。按照一贯的说法,我国每年的公车消费达3000亿元以上(实际数量永远是一个谜),如果这种局面没有改变,仅今次油价上升所带来的公车费用增加就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油价一再涨,必然引起连锁反应(尽管发改委在油品提价当天就下文严禁搭车涨价,但覆巢之下无完卵,与石油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价格涨价只是时间问题),百姓不堪其苦,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在千方百计动用行政手段抵消油品涨价给老百姓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公车改革,履行节约,与民众共同面对高油价下的生活呢?我想,这是起码的要求,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各级官员再像过去一样,不管油价高企,照坐大排量的汽车,是非常不合适的。
公车改革并非今天才提,可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效果不尽人意。希望今次的油价骤升是一个契机,在中央与国务院的表率下,各级政府切实把公车改革,减少公车消费,变为现实,回应公众呼声,与民共度时难。不要老把“执政为民”、“建设节约型社会”挂在嘴边,口惠而实不至。
相关链接:http://news.sohu.com/20080622/n2576544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