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禁摩”,政府出面对摩的司机进行就业培训、为其举行招聘会等。但据统计,第一季度,进场的“摩的”司机达6000多人,现场面试成功的有449人,招聘会的效果并不理想。
值得褒扬的是,东莞市各级政府能够直面“摩的”司机在“禁摩”之后的出路问题,主动为其提供就业等服务,这比过去那种一禁了之、不问“受害人”生死的习惯做法来说,是一次了不起的转身。
但是,政府的热脸贴上“摩的”司机冷屁股,也在情理之中。一般而言,“摩的”司机年龄偏大,缺乏其他岗位的就业技能,而且相形之下,其他岗位收入也偏低,因此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花再多钱去培训他们,为他们开再多的专场招聘会,恐怕作用也不大。
在这里,笔者联想起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穷人银行家”、孟加拉国的银行家兼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创造的“格莱珉银行”。这个穷人银行一反过去“穷人因缺乏技能而所以穷”的基本假设(我们的政府部门从来就坚持这种说法),只对穷人提供低息的“小额贷款”,由他们自主发展,而不对穷人进行技能培训。因为尤努斯坚信,生存技能是所有人都有的一种生之俱来的能力,不需要他人来教,只要有一定的资金,他们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现有的技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不管尤努斯的假设是否成立,他在孟加拉的成功,至少可以为我们提供另一种思路:给穷人贷款,鼓励自主就业,发挥他们的潜能,或许比政府花大量纳税人的钱为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技更为有效。因此,政府不妨放下架子,转变作风,了解一下“摩的”司机的真实需求,分门别类进行解决。譬如说对确实有培训上岗意愿的,进行培训;对需要低息贷款自主就业的,给予贷款;愿意领取低保的,给予低保……别总是按官员的理解去搞各式各样中看不中用的活动,更不要高高在上,对他们指手划脚,或者横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