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勿患大片谩骂症

(2008-07-07 15:53:29)
标签:

文化

分类: 行吟艺途

勿患大片谩骂症

勿患大片谩骂症

 

    拙作《中国大片已经成年――<我眼中的赤壁>》在电影网和中国电影网等几家网站发布后,受到了莫大的礼遇。文章被多家网站转贴于首页,又被多家报纸转发;浏览量之大让我始料未及,年轻的网友们热情地参与讨论,他们对中国电影的期待与关注让我高兴。

    在受到礼遇的同时,谩骂与讨伐声亦如影随形。一些网友称我为穷酸文人,给人抬轿子领赏钱。其实,本人的二十余部作品皆拍成影视剧,稿费自认不菲,应该还不至于沦落到为领赏钱而为人抬轿子的地步。更有甚者言语污秽不堪,极具侮辱人格之能事,面对这些语颇涉邪的网友,我没有动怒,反倒心生怜悯,因为他们患有心理疾病——大片谩骂症。这种症状伴随《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的横空出世而感染者甚众——类乎流感。

    在强势文化语境的当下,打造中国的主流商业大片是中国电影市场、电影产业发展的需要。强势文化语境的规则便是强者登场,弱者出局。对于本土电影市场来说,中国电影要想捍卫自己的票房,非大片所不能。靠大片来拉动市场机制,吸纳观众对国片的关注度,靠大片来构筑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轴,这是中国电影发展战略模式之一。中国电影要影响世界电影格局,也必须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规模产生效应。诚然,中国的一些优秀的文艺片也承担了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的重任,但从中国电影的总体格局来看,亟须发展的还是主流商业大片,这也是一个国家电影产业发展的规律要求。

    时人谩骂大片似乎成为一种流行,借骂大片浇心中之块垒,宣泄一己私愤之后,大呼爽哉。在舆论引导的时代,唾沫腥子的混战足以将一部影片置于死地。中国的大片以及观众群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大片,我们需要给予科学理性的推介与评判,创造宽容文明的观影氛围。

    其实,真正好的大片是骂不倒的。期待着中国大片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局面早日到来,也期待富科学性富权威又富大众性的电影批评环境早日形成。


——本文发表于《电影》杂志2008年9月总第86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