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文化民主

时至今日,《赤壁》的评论大潮可以告一段落了,结论是:莫衷一是——各说各的。
但热评《赤壁》却给我诸多启示。启示之一,举国热议《赤壁》,使电影《赤壁》和热议本身成了文化奇迹。一部影片引得街谈巷议,各种传媒无不波及,也是文化史上不多的事。说明中国电影、中国文化有的看了。一部作品如《赤壁》者,能获得如此的关注度,实乃殊荣。在文化种类文化数量乱花迷眼的当下,电影是文化产业运行市场的当下,引得众皆驻足观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值得研讨与总结。
启示之二,让时间来说话。中国古典文论有“远观其势”之说,意即,评介一部作品要距离一段空间与时间才能准确估价。即是说让时间来论定。过一段时日,待热评的浪潮退去,《赤壁》到底是金沙滩,还是乱泥潭自见分晓,不必急于统一。有些时尚作品,一问世便引得“洛阳纸贵”众皆传议,未必能传世。有些作品问世后无人问津,未免不是佳作。梵高生前穷愁潦倒债务缠身,他的画当时不值钱。可梵高死后,画作价值连城。这便是生前寂寞死后哀荣的例子。急于统一评价,没用!时间是最权威的评论家。
启示之三,善待文化民主。众声喧哗,谁都有发言权,谁都有陈述的阵地,谁都有表述的方式,谁都可以不服谁。我着实领教了在网民热评的浪涛中起伏沉落的感受。我的一篇《中国大片已经成年》被新浪博客网的“热议《赤壁》”栏目挂在“力挺派”的首位。我就像被钉在十字架上,当然我不是耶稣而是腐儒,任由人支持你同情你,也任由人飞天的唾沫沐浴你。经过这一番心理折磨,我已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如有的网民给我发帖说,“我不想骂你,我想宰了你!”我听谩骂而不怒,闻杀机而不动容。然,心还是热的。我想到,文化民主是件好事,但滥用文化民主的权力,任由心魔冲决而出,无理性无科学无节制,求痛快求宣泄求偏执,那非但不是民主,反而玷污了文化民主,甚而会酿成畸形文化。在网上论战时,学者别摆学阀架子,愤青也别摆泼皮架子,混混儿也别学牛二动不动就要宰人,骂大街满口粗话伤害了你手中的文化民主,那不是文化评论,而是伤风败俗。文化民主包含着尊重人,尊重文化主体与客体,包含着崇尚文明。
述及如上看法,基于如下惦念。北京奥运即将点燃圣火,众皆仰盼已久的由张艺谋任总导演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也即将与世人晤面。网友们应怀平常之心宽宥之情,以真正的文化民主的姿态看待开幕式,看待中国运动员,看待刘翔和姚明……
——本文发表于《电影》杂志2008年09总第86期
加载中,请稍候......